近日,【伯恩斯坦】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过热寒武纪与海光模型更新”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当前状况,特别是聚焦于寒武纪和海光这两家公司的最新发展,以及它们在AI芯片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报告中提到,随着中国AI行业的发展,市场对于本土AI芯片厂商的偏好日益增加,其中寒武纪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报告还对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模型进行了更新,并预测了它们未来的营收和盈利情况。这份报告提供了对中国AI芯片行业的深刻见解,对于理解当前市场动态和预测未来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过热了吗?寒武纪与海光模型更新
近期,中国人工智能(AI)行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寒武纪公司股价自2025年8月11日以来翻倍增长,引发了市场对国内AI芯片厂商的极大关注。然而,寒武纪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预计2025年收入为人民币50-7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00亿元以上,且无新产品发布计划。我们认为,寒武纪的股价可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对其他AI相关公司如海光和中芯国际造成连带影响。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更新了对中国计算行业的公司模型,特别是在分析了海光和寒武纪的财报以及深入研究中国AI芯片供需情况后。我们的最新模型可以在这里下载(寒武纪,海光)。
对于寒武纪,我们上调了收入预测,维持市盈率不变,将目标价从人民币600元上调至1100元,维持“市场表现”评级。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表现符合预期,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0亿元,但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收入确认延迟所致。寒武纪的股票在财报发布后创下历史新高,这可能主要是由市场情绪驱动,但我们也确实看到了2026/27年收入预测的积极上升。我们将2026/27年的收入预测上调至61亿/152亿/209亿元人民币(从61亿/88亿/154亿元),预计寒武纪的需求和供给将有所改善,但由于预计本地7纳米定价今年可能更高,我们下调了毛利率预期。维持“市场表现”评级,因为即使在模型更新后,股价仍高于我们的目标价,我们将2026年每股收益(EPS)上调至10元(从5.47元),保持市盈率在110倍,目标价上调至1100元人民币。
对于海光,我们上调了收入预测,维持市盈率不变,将目标价从人民币200元上调至220元,维持“超配”评级。海光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实际上低于市场预期的8-9亿元,部分原因是新产品推出导致材料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海光的DCU3(BW1000)仍是本地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我们预计明年将为其收入贡献更多。但从股价来看,海光在过去一个月仅上涨了50%,与寒武纪相比涨幅较小,我们认为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存在上涨潜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与中科曙光(603019 CH,未覆盖)的并购,海光的限售股解禁时间被推迟,因此短期内股价上涨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我们将海光的收入预测上调至142亿/223亿/294亿元人民币(从142亿/198亿/260亿元),但我们也将毛利率预期下调,以反映本地先进逻辑代工厂可能更高的晶圆成本,而运营费用基本不变。维持“超配”评级,我们将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期小幅上调8%至2.20元,保持市盈率在100倍,目标价从200元上调至220元。
中国AI芯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寒武纪和海光作为国内领先的AI芯片厂商,其业绩和股价表现备受关注。尽管寒武纪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其最新公告显示的收入预期低于市场预期,这可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海光虽然股价涨幅较小,但其竞争力和市场潜力不容忽视。投资者在关注这些公司时,应密切关注其业绩表现、市场动态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伯恩斯坦】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过热寒武纪与海光模型更新中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