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系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了一份名为《边缘指挥控制:网络信息时代指挥控制新范式》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指挥控制在其中的新发展和新挑战。报告分析了边缘指挥控制在时代背景下的演变,概念内涵、实现途径,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建议。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理解和应对网络信息时代下指挥控制领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包含了对组织设计、自主协同、指控支撑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宝贵见解。
在网络信息时代,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边缘指挥控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指挥控制范式,正逐渐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种范式的核心在于将决策权从中心化的指挥体系下放至边缘单元,使得一线作战单元能够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实现自任务、自组织、自行动和自适应。
边缘指挥控制的实现,依赖于动态授权的指挥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固定、静态的指挥关系,使得指挥权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动态、临机地授权与聚合。例如,在乌克兰战争中,乌军的“去中心化”授权文化和“数字游击战”中的临机协同,展示了动态指挥方式的潜力。这种指挥方式的转变,要求军队从“控制型”向“赋能型”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组织哲学与权力关系的重塑。
技术的进步为边缘指挥控制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边缘单元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形成局部态势感知,并得到智能辅助。这种技术支持下的指挥控制,能够实现指挥权的解耦与流动,提高作战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开放共享是边缘指挥控制的基石。在这种范式下,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开放的数据架构,边缘单元能够无缝共享到更高层级的指挥意图和战场态势图,从而更好地判断和把握战机。这种开放共享的文化,要求军队打破技术与文化的壁垒,构建一个真正开放、共享、智能化的作战体系。
协同规则是边缘指挥控制中实现导向性涌现的源泉。设计协同规则,实际上是在设计一个能够自我演化、催生智慧的生成式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不是预设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构建一个能让最优答案自发涌现的生态环境。这要求我们从复杂科学的视角出发,设计出简单而有效的规则,以催生复杂的作战行为。
边缘指挥控制的实践,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指挥员的角色。在这种范式下,指挥员不再是事必躬亲的棋手,而是设计并维护这个棋盘和规则的游戏设计师。他们所设计的,不再是一次具体的胜利,而是一个能够不断赢取胜利的、充满生命力的智能系统。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边缘指挥控制:网络信息时代指挥控制新范式》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