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由清华大学发布: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 20 年历程回顾与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机动车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的 20 年历程进行回顾与展望,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20 年前,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刚刚起步。当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等,以减少机动车污染。经过 20 年的努力,我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导致机动车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根据中国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机动车总量已经达到了 3.7 亿辆。其次,机动车排放标准不完善。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排放标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车型未满足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等。此外,一些机动车生产企业存在违规生产、销售不符合排放标准车辆的问题,导致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次,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尽管政府一直在加大力度推广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但公众的环保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在一些城市,人们仍然存在购买高排放车辆、驾驶超标排放车辆等不良习惯,这加剧了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总结过去的 20 年,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建议:1. 加强机动车排放标准制定和执行力度,确保机动车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更环保的机动车,促进机动车产业转型升级。4. 建立健全机动车排放治理体系,实现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管理。总之,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 20 年历程回顾与展望表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共同应对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