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由“海通国际”发布: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医药股被低估了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医药股似乎被低估了。本报告将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医药股被低估的可能原因。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医药股的基本面。医药股是指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到生命科学、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多个子行业。医药股的业绩与前景取决于其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医药股在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上似乎被低估了。例如,截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中国药明生物(CStone Pharmaceuticals)的市值约为 230 亿美元,而其市值对应的 EPS 仅为 4.26 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 Pfizer 的市值约为 610 亿美元,其市值对应的 EPS 为 10.56 美元。此外,中国的医药股似乎也面临着较低的估值。根据 wind 数据,截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中国药明生物、恒瑞医药、信立泰等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 27.8、26.4 和 17.1 倍。而在成熟市场中,这些公司的动态市盈率普遍高于 30 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医药股被低估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的医药行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此外,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困境,这也可能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的医药股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部分投资者可能认为,中国的医药股受制于临床试验的审批制度和研发能力,导致其业绩和前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总结起来,中国的医药股似乎被低估,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不确定性和认知偏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医药股没有投资价值。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医药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投资者应关注医药行业的政策动向、企业竞争格局以及研发进展等因素,以判断医药股的投资价值。海通国际认为,中国的医药股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行业的政策动向、企业竞争格局以及研发进展等因素,以判断医药股的投资价值。通过全面分析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和市场环境,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中国医药股的真实价值。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