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投证券】发布了一份关于量子科技行业的深度分析报告,题为《量子科技:见微知著、革故鼎新》。这份报告全面剖析了量子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政策背景、产业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涵盖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以及抗量子密码等多个关键领域,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报告中指出,量子科技作为未来科技的颠覆式创新,已经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布局,尤其在中国,量子科技已经被明确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预示着该领域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报告认为,量子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量子科技,这一看似遥不可及的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现实,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到量子测量和抗量子密码,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预示着技术革新,更是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
量子计算,以其超越传统计算机的算力,被视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利器。2023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已达到47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至8117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其在金融、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构建的“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以其在高斯玻色取样任务中的速度优势,刷新了世界纪录,显示了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量子通信,凭借其在信息安全传输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预计到2030年,全球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421亿美元。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不仅建成了超过1万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更通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星地之间的量子通信。
量子测量技术,以其超高的灵敏度,在精密工程、时间标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2022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市场规模约为9.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3.48亿美元。我国在量子时钟、量子磁测量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
抗量子密码,作为应对量子计算机威胁的新型密码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NIST抗量子密码算法标准的即将发布,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量子密码产业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构建量子安全网络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论文和专利方面,量子信息技术的科研创新持续活跃。中美两国在量子信息各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和专利申请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的论文数量远超其他国家,显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
企业方面,全球量子科技企业数量持续增多,产业链逐渐成型。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而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企业数量占优。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投资和推动力度的差异。
投融资方面,量子信息产业的初创企业孵化加速。尽管近两年来投融资数量和金额有所回落,但资本市场对量子信息领域的关注度仍在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量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影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量子计算机的指数级加速能力、量子通信的绝对安全性、量子测量的超高灵敏度以及抗量子密码的新型安全保障,都将为社会带来颠覆式创新,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量子科技产业的全面分析,也启发我们思考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它们同样具有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信息。这些报告都收录在同名星球中,供我们自行获取和深入研究。通过阅读这些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科技趋势,洞悉产业动态,为未来的投资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