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裕集团近日发布了《2024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从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 展望未来产业园区新路径》。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展望。报告从环境友好、创新孵化、产业飞地、高效运营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产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践路径,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报告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的数据、案例和分析,对于理解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和推动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产业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盛裕集团2024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实践策略。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缩影。自1994年设立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创新和机制探索,逐步成长为中国大陆最具开放性、创新活力和营商环境优越的区域之一。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更在于其对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人本赋能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效益要求高和达标任务重的问题。随着要素红利的减少,产业园区需要提高投资强度、税收和企业效益等招商门槛,以吸引优质企业。同时,园区还需要面对“双碳”战略的硬约束,加快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推动绿色、高效、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创新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园区需要构建创新能力,锚定新的产业机遇,实现传统产能的转换和提升。这需要产业园区在原始创新要素支撑、应用创新生态孵化和创新社群活力构建等方面下功夫。例如,通过建设“重装科学城”,集聚重大原始创新要素,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通过多方联动的产业应用创新孵化生态,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通过产城共生培育高度活力的创新社群,形成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社区。
“产业飞地”是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资源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还可以加速核心城市对外围节点城市的产业带动。
产业园区的长期运营,需要从依靠园区物业收益盈利转向依靠产业发展带动的资产增值。这需要园区在开发运营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构建创新引领的运营管理机制和资产回报模式。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国资办—投资控股平台—国有企业的三级管理监督和操盘架构,实现了行政资源统一调配和市场化服务效率的有机结合。
ESG导向的园区可持续发展框架,为产业园区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策略。通过明确绿色低碳的园区环境、活力创新的园区社群和智慧持续的园区治理等愿景,设计可量化、可获得可靠数据的ESG绩效指标体系,制定利益相关者反馈计划,监测提升举措的进度与效果,实现ESG导向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盛裕集团的多个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例如,盛裕园区SJ Campus通过高韧性低影响开发、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健康社区等措施,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裕廊湖区通过零碳目标、区域供冷系统、废弃物管理、少车化交通模式和水岸绿色之城等策略,打造了可持续的城市示范区;东方临港产业园通过净零排放生产基地、工业微电网、绿色支撑产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措施,推动了园区的能源转型和减碳发展。
总之,《盛裕集团2024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实践策略。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在效益提升、创新驱动、产业飞地、长期运营和ESG导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这不仅对于产业园区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盛裕集团2024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