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奇安信】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


奇安信集团近日发布了《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软件供应链的安全状况、面临的风险以及国内企业在自主开发源代码和使用开源软件方面的安全状况。报告指出,尽管软件供应链安全攻击手段依然多样,但国内企业在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自主开发的源代码高危缺陷密度有所降低,开源软件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也得到了改善。报告中还包含了对NPM生态中恶意开源软件的分析,以及多起典型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实例的详细剖析,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这份报告是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基于丰富的实测数据和深入分析所推出的,对理解软件供应链安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全面视角,对于企业和安全研究人员来说,报告中的洞察和建议都极具价值。

软件供应链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话题,而开源软件作为现代软件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更是备受关注。在《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中,奇安信代码安全实验室深入分析了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源代码的安全状况、开源软件生态的发展与安全状况,以及开源软件在企业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深入的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企业自主开发软件的源代码高危缺陷密度明显下降,这是值得肯定的进展。然而,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的管控依然需要持续关注和更多的投入。在开源软件生态发展与安全状况方面,报告通过对主流开源软件包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统计,发现开源项目总量在一年内增长了44.7%,显示出开源软件生态的持续繁荣。但同时,开源软件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报告中提到,超过68%的开源软件项目处于不活跃状态,一旦出现安全漏洞,难以得到及时修复,这无疑增加了使用者的运维成本和安全风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对NPM生态中恶意开源软件的分析显示,超过95%的恶意开源组件以窃取敏感信息为目标,这给使用开源软件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而在企业软件开发中,开源软件的使用情况也令人担忧。平均每个软件项目使用了166个开源软件,而存在已知开源软件漏洞的项目占比高达88%。这些数据反映出企业在开源软件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报告通过多个典型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实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软件供应链攻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MiniDLNA的越界写类型漏洞、Linux glibc库的缓冲区溢出问题以及MySQL JDBC的XML外部实体注入漏洞等,都可能被攻击者利用,对操作系统、Web应用和数据库等发起攻击。这些案例再次证明了软件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加强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软件供应链安全面临的挑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软件供应链安全保护基础设施,为软件供应商提供专业指导和操作手册,降低检测成本,完善开源软件的安全处置机制。其次,完善国家和行业级的软件供应链安全测评认证体系,鼓励第三方权威测评机构开展软件供应链安全测评指标研究,建立测评能力和平台。最后,健全关基软件供应商安全实践证明材料的备案机制,要求供应商在交付软件系统前,向特定机构和关基运营者备案研发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行业分析,不仅揭示了当前软件供应链安全的现状和挑战,也为我们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在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份报告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同类型的报告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学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同名星球,获取更多相关报告,共同推动软件供应链安全的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同类型报告,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奇安信】2024中国软件供应链安全分析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