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TC)发布了《2024年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低空航行系统(LAAS)的构建与发展,旨在应对低空空域大规模开放后的运行挑战,并提出了实现安全智慧飞行的六大能力。报告详细规划了低空航行系统的目标愿景、体系架构、系统组成及演进路线,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对于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前瞻性规划,为行业伙伴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支撑,是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文献。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随着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航空器的涌现,以及北斗导航、5G通信等技术的进步,低空空域的开放和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变化不仅为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也为物流配送、交通出行、旅游观光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这一市场潜力的巨大,预示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空域管理模式、低空安全保障、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电科发布的《2024年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空航行系统(LAAS)的概念,旨在构建一个安全、高效、智能的低空飞行环境。LAAS涵盖了航空器、起降场、通信、导航、监视、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在航空器方面,LAAS强调了低空航空器的智能化、自主化发展。未来,低空航空器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飞行控制能力,能够自主规划航线、避障、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通信等,从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低空航空器还将向低成本、高集成、多功能等方向发展,以适应多样化的飞行需求。
起降场作为低空航空器飞行作业的起点和终点,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是LAAS关注的重点。未来,起降场将具备自动化充换电、自动装卸载荷、通信、导航定位、监视、气象观测等功能,为低空航空器提供全面的飞行保障服务。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是LAAS的基础支撑。随着5G、6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北斗导航、视觉定位等技术的成熟,低空通信网络将实现全域无缝覆盖,为低空飞行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同时,基于性能的综合定位授时导航技术将为低空飞行提供高精度、高安全性的导航服务。多源主被动监视技术则能够实现对低空航空器的全面监视,确保飞行安全。
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是LAAS的核心内容。LAAS提出了灵活精细的低空空域管理、高效智能的飞行服务、开放融合的通导监保障、空地/空空协同的自主飞行、军民地协同的安全监管、泛在可信的数据与信息服务等六大能力,以实现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智慧。
在空域管理方面,LAAS强调了空域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以及空域分级、分区精细化运行规则的建立。未来,低空空域将实现多用户共享、动态分配,大幅提升空域容量与运行效率。
飞行服务方面,LAAS提出了全流程的飞行服务理念,包括飞行计划管理、飞行动态监视、飞行冲突识别与调配、飞行流量管理、预警服务等。未来,飞行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低空飞行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安全监管方面,LAAS强调了军民地协同的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低空安全联合监管能力的提升。未来,安全监管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随着LAAS的推进实施,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低空飞行将更加安全、高效、智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让我们共同期待,低空经济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