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国元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


近日,国元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的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的整体增长情况、政策影响、出海必要性、新兴领域的发展、港股医药行业的估值情况,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医药行业整体增长乏力,但创新药出海和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存在巨大潜力,特别是在CAR-T、XDC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投资方向,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

2024年医药行业整体增长乏力,仿制药行业下降趋势无法避免。2024年1-10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略增长0.1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0%。受集采、医保谈判的影响,仿制药的前景平淡,需要创新药来推动增长。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经完成,此次新版目录共增添了91种药品,并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平均降幅63%,和2023年基本持平。新增91种药品中,有38个是“全球新”创新药,涵盖了26种肿瘤用药、15种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3种罕见病用药、7种抗感染用药、11种中成药。

2023年中国医保的药品支出约1.2-1.5万亿,目前创新药的医保支出在5-10%,国内创新药的占比提升空间广阔。国内医保资金总体有压力,但结构上有机会,在DRG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下,真正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药迎来机会。

创新药为什么要出海?因为出生人口的原因,医保资金可能会紧张。1962-1964年出生的人群,逐步进入退休生活,而接替的人群是2001-2003年以及之后的人群,我国1962-1964年出生的人口数量分别是2505万、3016万、2773万,2001-2003年出生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702万、1647万、1599万,医保资金长期看,面临一定的压力,对医保用药的支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2023年全国医保基金总收入(包括统筹和个人)33501.36亿元,同比8.3%,总支出28208.38亿元(同比14.7%),累计结存33979.75亿元。医保支出同比增速超过收入增速。2024H1统筹基金收入13884.28亿元,同比增长17.4%,支出11735.75亿元。从长期角度看,医保局会量入为出,谨慎进行医保支出,以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及数量的变化,我们认为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有压力。

中美医疗支出差异巨大:2022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1.26万美元,而中国是294美元,相差42倍。从总医疗支出来看,美国是4.46万亿美元,中国是3131亿美元,差距14倍,原因是中国目前是医保资金,美国是商业保险,短期难以改变,所以出海是必要的,空间是广阔的,目前通过BD方式较为有利。

亚盛医药、和誉医药、石药集团出海的BD较为成功,受大药企追捧,市场广阔。比如亚盛医药于6月与武田签署了一项独家选择权协议,就奥雷巴替尼(耐立克®)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武田将获得开发及商业化奥雷巴替尼的除大中华区等以外的全球权利许可。公司在协议签署后将收到1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约12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年度销售额的双位数比例提成。

2023年全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为96个,总金额达到8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创新药研发工程师素质及数量全球领先,国内三甲医院提供良好的临床研究基地,未来中国创新药扎根国内,走向全球的趋势会延续。

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CAR-T。CAR-T细胞是经基因改造的T细胞,配备有嵌合抗原受体(CAR),它能使T细胞识别并消灭表达相应抗原的细胞。CAR-T疗法还具有以下具体优势:治疗潜力大、活细胞、适应性。全球CAR-T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0.1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亿美元,预计全球CAR-T细胞疗法市场的销售价值达至2024年的66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0%。中国CAR-T疗法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亿元。预计中国CAR-T细胞疗法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53亿元,并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289亿元,2022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0%。

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XDC。ADC是一种创新的生物制剂药物治疗方法,由通过专门设计的连接子将小分子药物(即细胞毒性有效载荷)连接到生物成份(即抗体)上组成。生物偶联药物正在扩展到ADC形式以外,首先将化学药物以外的各种有效载荷与抗体偶联,然后进一步将抗体以外的各种载体与各种有效载荷偶联(“XDC”)。RDC是指抗体和放射性核素偶联的药物。RDC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准靶向与强杀伤力、无创性高且准确性高、多种适应症应用潜力、减少对专业人员依赖。RDC临床优势明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诺华在RDC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拥有两款获批的治疗性RDC。Pluvicto于2022年获得批准,并在上市首年实现2.71亿美元的销售额。自2017年以来,诺华已投资逾70亿美元于RDC,非常看好前景。

投资策略方面,医药行业集采及医保降价、控费的政策趋缓,医疗反腐边际缓和,对医药行业整体冲击已见底,DRG的实施也促进真正有临床疗效的创新药推广。医药行业的需求依然强劲,行业的结构性机会非常明显。创新药出海的空间非常广阔。基于目前的医药生物行业发展趋势,可以关注:一、在创新药研发前沿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并能进行出海BD的公司如和誉-B(2256.HK,未覆盖)、亚盛医药-B (6855.HK,已覆盖) 、科济药业-B (2171.HK,未覆盖) 、康方生物(9926.HK,已覆盖)。二、创新药合作研发及商业化领域资源丰富团队强大、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避开过度竞争,从而可以产生持续现金流的康哲药业(867.HK,已覆盖) 、远大医药(512.HK,已覆盖)。三、价值严重低估的、产品出海竞争力强、研发管线丰富的药企如联邦制药(3933.HK,已覆盖)。四、中药行业中,可关注中药配方颗粒份额逐步增加,业绩稳定,分红率高,有新产品即将上市的神威药业 (2877.HK,已覆盖)。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元证券发布的《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国元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