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国电力圆桌】车网互动先行地区面向电动汽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研究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近日发布了《车网互动先行地区面向电动汽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交通变革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意义、经验分析、现状分析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国际经验借鉴,旨在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对于理解和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车网互动: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的新篇章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交通变革的推进,电动汽车(EV)与电网的互动变得日益紧密。这种车网互动(VGI)不仅关乎能源效率的提升,更是实现电力系统平衡的关键路径。中国的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在其最新研究报告《车网互动先行地区面向电动汽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研究》中,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经验,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位居全球首位,占比超过50%。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充电需求将达到312.6TWh,占全社会用电需求的2.4%。这一数据凸显了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同时也表明了车网互动在调节电力供需中的巨大潜力。

在国际层面,美国加州、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已经明确了交通和电力的“零碳”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车网互动的政策。例如,加州通过立法明确了车网互动的发展目标,并推动了设备并网、分表计量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英国则通过“两阶段”策略,推动智能有序充电的规模化应用。这些国际经验为中国车网互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中国在车网互动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车网互动在能源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并推动了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的应用。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也积极响应,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激励市场主体投入智能有序充电桩和V2G桩的建设与推广。

然而,中国的车网互动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监管体系亟待强化,相关主管部门在车网互动领域的监管权责不够清晰。此外,缺乏车网互动的强制性推广政策,不利于车网互动的规模化发展。可选的放电车型和设备较少,限制了车网互动的普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的协同推进。

报告建议,各地发展改革、能源部门应将车网互动纳入“十五五”规划,出台强制性智能有序充电政策,规范车网互动的发展。同时,应完善零售市场分时电价机制,出台独立的充放电峰谷电价,并将其纳入电网代购电范畴。此外,拓展电力辅助服务场景,深化中长期和现货服务场景,推动车网互动参与绿电交易和碳交易,构建容量租赁市场和未来容量市场。

在电网服务方面,电网企业应完善智能有序充电并网管理和容量考核流程,提供双向并网、双向计量服务。同时,应做好放电收益清分结算工作,争取政府支持为私人V2G用户提供代开发票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车网互动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应建立健全车网互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供V2G充放电次数质保,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并公开电池健康状态信息,增强消费者信心。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国有望加速推动车网互动的发展进程,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车网互动先行地区面向电动汽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国电力圆桌】车网互动先行地区面向电动汽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研究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