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近日发布了《建筑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把握价值,深耕三条主线》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建筑行业的表现,并展望了2025年的投资策略,特别强调了财政政策积极扩张、国企改革重组、“一带一路”政策推进等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关注业绩稳健、低估值的央企、国企的投资建议。报告中还包含了对宏观经济、基建投资、地产政策等多个维度的详细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投资建议,对投资者理解行业趋势和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建筑行业在2025年的投资策略中,价值的把握和三条主线的深耕显得尤为重要。2024年,建筑板块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仅上涨5.6%,落后于沪深300指数约9.1个百分点。这一现象表明,尽管房屋建设和基建行业的涨幅分别为19.1%和7.9%,但整体行业市盈率仅为9.8倍,处于历史低位,显示出市场对建筑行业的低估。
在政策层面,2025年的财政政策预计将积极扩张,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经济增速承压的背景下,基建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预计会再次发力。地产投资降幅有望收窄,推动实物需求企稳回升,从而改善基建地产链条的景气度。政策端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中央财政加杠杆驱动财政积极扩张,地方化债落地有望解决“堵点”,12万亿化债资金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推动解决地方各类“三角债”问题。
国企改革重组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政府层面推动国企深化改革,有望拉动经济发展。建筑央国企改革方向包括强化激励、同业整合、转型新能源投资和布局低碳业务,这将提升市场竞争力并迎来估值重塑。随着地方支付能力的修复和投资的规范,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表现将得到改善,间接有利于企业控制有息债务规模,降低杠杆率和财务成本。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或将继续加码,工程“出海”景气有望延续。2024年1-11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金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1.8%,显示出海外工程需求的景气度有望延续。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国际合作和业务拓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在选股思路上,2025年建议关注业绩稳健、低估值的央企、国企,特别是中国建筑等一带一路出海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风险方面,需要警惕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以及地方化债政策实施不达预期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对建筑行业的整体表现产生影响。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基建投资保持景气对冲了地产下行的影响。2024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3%,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4%,而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和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专项债发行额的增长,特别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显著增长,为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建筑行业的业绩回顾中,前三季度业绩稳健,但第三季度营收有所回落。央企经营持续稳健,行业集中度扩大。央企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表现优于行业,预计营收在第四季度有回暖趋势。此外,建筑央国企的ROE和股息率显示出其投资价值,尤其是中国建筑等企业的ROE较高,且股息率稳定。
综上所述,2025年建筑行业的投资策略应聚焦于价值的把握和深耕三条主线:政策驱动的基建投资、国企改革重组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景气度提升和估值修复。同时,投资者也应关注行业面临的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西南证券发布的《建筑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把握价值,深耕三条主线》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