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政策环境以及薪酬趋势,为理解低空经济赛道的人才需求和薪酬水平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报告中不仅详细阐述了低空经济的四大核心环节,还特别关注了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市场的全貌,包括人才需求画像、薪酬变化趋势等关键信息,是行业内企业和求职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低空经济:新兴产业的崛起与人才市场的变革
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下,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分支,正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低空经济涵盖了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技术,其应用场景从物流、农业到紧急救援和城市交通,无所不包。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产业格局,也对人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低空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9.6%。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上,也反映在人才需求上。2022年以来,低空经济产业招聘量累计突破75万人次,尤其是2023年,招聘超28万人才,较上一年度增长约32%。
薪酬水平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重要指标。在低空经济领域,薪酬水平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2022年至2024年,涨薪率分别为25.24%、-10.61%、3.13%,这一波动可能与产业的成熟度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有关。例如,杭州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平均薪酬水平达22946元/月;而深圳、广州、珠海等低空经济集聚区的平均薪酬水平也较高。
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薪酬水平,直接反映了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热点。IT类岗位薪酬水平最高,平均薪酬可达27148元/月,研发、传媒等职能次之。这表明技术密集型岗位在低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对于核心岗位,如通信电源工程师和GPU工程师,部分头部企业愿意支付高达6万元/月的薪酬,显示出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对应届生起薪水平的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为1179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1222万人。随着人才供需结构的变化,应届生起薪水平出现小幅下行,尤其是对学历和院校的筛选更为明显。不同学历应届生起薪水平显示,硕士生的起薪水平最高,达到17950元/月,而大专生则为6170元/月。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且复杂,覆盖行业近20个、应用场景超300个。这一产业的人才构成现状也反映了其多样性。例如,低空基础设施环节的岗位需求较低,可能是因为已有设备可复用,且建设后可长期使用。而低空飞行器制造环节则显示出人才供需的高位水平,特别是2023年招聘量超过16万人次,同比增长27%。
在低空运营服务领域,岗位招聘需求数据显示,三年间累计吸纳相关人才超过24万,呈逐年递增趋势。这表明低空经济的运营服务正在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中。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低空运营服务领域平均薪酬水平表现亮眼,分别为30400元/月、26392元/月、26238元/月、25389元/月。
低空飞行保障领域,包括地面保障服务、空中保障服务、适航审定以及检测检验服务等,是低空飞行具体融合应用的后勤保障。上海、东莞、深圳在该领域的平均薪酬分别为37584元/月、34084元/月、33899元/月,显示出这些城市在低空飞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变革,也对人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展,低空经济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薪酬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将对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出新的要求。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发布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