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路径和前景,探讨了在不同国际合作形势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并涉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工业低碳转型等热点话题。报告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模型分析,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为理解中国能源转型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能源转型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路径。《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转型的现状、挑战及未来路径,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绿色、低碳、安全的能源未来。

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2013至2023年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6%,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升至17.9%,煤炭消费比重则从67.4%降至55.3%。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然而,中国的能源转型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经济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等问题,都给能源转型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电力系统,既要保障绿色低碳,又要确保安全和价格可承受,这一平衡并不容易实现。

报告通过设定两个情景,分析了不同国际合作形势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和前景。在基准碳中和情景下,中国将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但仍需坚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在理想碳中和情景下,全球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转型的前提。报告预计,到206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比峰值下降约三分之一。电气化是迈向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预计到2060年,中国的狭义电气化率将提高到59%至62%,广义电气化率提高到79%至84%。

建设以风光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到2060年,中国发电总装机需要达到105.3至118.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96%左右。这要求我们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长,同时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科技创新是能源转型的动力来源。报告预测,到2060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将达到100亿千瓦左右,资金需求将从2023年的2万亿元/年增长到2060年的6万亿元/年,累计投资需求超过160万亿元。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需不断深化。报告强调,要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能源法律制度,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发挥碳定价对能源活动的“指挥棒”作用。

中国的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报告建议,中国需要从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供应低碳化、能源供需互动化、能源科技产业化、能源治理现代化五个方面同步推进能源转型,同时加强能源转型国际合作。

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