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绿色和平组织】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


近日,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联合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了《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推动林业碳汇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报告指出,科学有序开发高质量林业碳汇对于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了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中坚持真实性、唯一性、保守性的重要性。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为理解中国林业碳汇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随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的重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再次成为热点。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并加以解决。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经历了从国际碳交易的探索到国内碳交易的实践。早期,中国林业碳汇项目在CDM机制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遭遇了挑战。2017年,国家发改委暂停了CCER项目备案,林业碳汇市场一度遇冷。直到2023年CCER重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再次受到关注。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至今,已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排放量的40%以上。按照5%的抵销比例测算,预估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对CCER需求量约为2.55亿吨/年。

然而,林业碳汇项目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一方面,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热度高于市场有效需求,导致不规范开发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企业购买林业碳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标准趋严,对林业碳汇的需求量有限。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周期长,供给有限,控排企业使用林业碳汇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市场容量不大。

报告中提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林业碳汇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项目不符合方法学要求的基线和额外性要求,或者选用不适合的树种碳汇量预测模型。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项目在合格性、真实性等方面受到质疑,影响了林业碳汇的信用。

为了推动林业碳汇交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科学评估林业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合理定位,坚持能源结构转型优先,林业碳汇抵销为辅。同时,加强对与碳排放权交易相挂钩的林业碳汇交易的规范与监管,对各类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林业碳汇创新严把信用质量关。林业碳汇开发方应理性评估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严格执行林业碳汇方法学和开发流程,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唯一性、保守性和碳汇计量的准确性。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第三方机构在林业碳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审定核查机构应严格审核项目文件,采用各种经验证、批准的核查手段,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确保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推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确保林业碳汇交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绿色和平组织】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