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研究团队近日发布了《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顺势而为 稳中求胜》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以来银行业的表现,并展望了2025年的投资策略。报告指出,银行板块在A股震荡背景下表现突出,同时对上市银行的营收、净利润增速、信贷增速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顺势而为和稳中求胜的投资建议。报告中还包含了对区域政策、经济复苏、高股息红利品种等多个维度的深入探讨,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策略指导。这份报告是理解未来银行业发展趋势和制定投资决策的宝贵资料。
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顺势而为,稳中求胜
2024年,银行业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银行板块以35.85%的涨幅高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榜首,远超沪深300的16.19%。中证银行指数自2022年10月底低点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涨幅达到42.788%,银行指数相对同期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累计超额收益分别高达30.63%和48.23%。这样的成绩,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同比增速分别为-1.05%和1.43%,较上半年有所改善。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现尤为突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名列前茅。这表明,区域性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保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
展望2025年,银行业的盈利前景依旧乐观。从规模上看,对公贷款有望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信贷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个人消费类贷款可能仍将低位运行,但个人住房贷款有望边际改善。信贷投放节奏可能明显前置,上半年信贷投放有望达到全年的70%以上。
在息差方面,银行业可能继续承压,2025年一季度收窄幅度可能超过2024年同期。然而,不同银行的存款付息成本下降可能呈现明显分化,这为部分银行提供了差异化的竞争机会。
投资收益方面,受高基数影响,2025年银行投资收益绝对数额虽然可观,但同比下降概率较大。政策利率下行幅度可能小于2024年,利率中枢下行幅度可能较为有限。这意味着,银行投资收益的增长可能有所放缓。
中收方面,随着利率中枢下行和“提高投资效益”的政策导向,中收有望持续回暖。储蓄型分红险和银行理财可能持续增长,代销手续费收入可能持续回暖。资本市场回报率的提高可能带动银行公募和私募基金代销回暖。
成本端稳中有降,资产质量边际改善。对公资产质量受逆周期支持政策和无还本续贷政策增点扩面影响,资产质量可能呈边际改善,信用成本下降。零售信贷不良资产可能持续暴露,但受预期边际好转影响,暴露规模有望同比少增。
在投资建议上,我们建议顺势而为,关注区域政策催化下的川渝和山东地区城农商行,如成都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齐鲁银行等。同时,关注经济复苏下受益明显的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等。稳中求胜,关注高股息红利品种,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渝农商行等。此外,关注按揭敞口小、存款利率潜在下降幅度较大、对投资收益依赖较小的标的,如重庆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等。
风险方面,我们提示模型假设与实际有偏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存款利率下降不及预期导致银行净息差下降幅度过大、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等风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西南证券发布的《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顺势而为,稳中求胜》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