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房地产行业回顾与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状况,包括政策端、融资端和供需端的详细回顾,并展望了2025年的信用风险。报告指出,尽管政策持续宽松,但市场仍在低位运行,房企面临融资难题和销售压力,信用风险不容忽视。这份报告是理解当前房地产市场动态和预测未来走势的重要资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投资者和决策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关系,也深刻地影响了房企的资金状况和信用风险。从政策端来看,2024年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去库存”和“保交付”上,政府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优化住房交易契税等措施,刺激需求释放,同时鼓励“收储”,收缩供给端,以促进市场修复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在融资端,尽管政策保持宽松,房企的融资环境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M2增速回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小幅上扬,但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仍有待改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LPR多次下调,但房企尤其是中小型和高负债房企的流动性问题依然严峻。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境内信用债发行金额同比下降18.56%,反映出房企融资的困难。
供给端的土地市场同样面临挑战。2024年1-11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和成交面积均出现同比下降,土地市场整体低迷。需求端方面,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浓厚,加杠杆意愿较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4.3%和19.2%,商品住宅广义库存去化周期虽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
房企的信用表现和基本面也不容乐观。境内信用债融资持续收缩,民营房企债务整体处于净偿还状态,而国有房企的净融资空间也有所收窄。债券到期压力不减,民营房企偿债依赖内生现金流。亏损房企增多,行业盈利继续探底,投资缩表,存货总量下降。这些数据和现象表明,房企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
展望2025年,政策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重点在于稳定预期。供给端的收缩将促进市场修复,但短期内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房企需要提升产品力、找准定位,顺应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核心区位的优质产品仍能在市场中突出。房企应把握政策窗口期,提升产品质量、加大销售力度,实现资金快速回笼。
本轮行业洗牌仍在继续,核心城市市场流动性有所加快。房企应构建产品差异化策略、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优化消费者居住体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房企需要根据自身资质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及转型。预计未来有产业且布局一二线城市产品力强的房企或企稳,而三四线城市产品多的房企仍面临较大压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房地产行业回顾与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