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TD产业联盟)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电信运营商无人机应用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5)》。该报告深入分析了无人机应用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趋势、电信运营商的策略布局以及市场拓展情况,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无人机应用发展的参考。报告指出,我国无人机应用产业基础良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电信运营商正积极制定相关发展策略,推动无人机应用高质量发展。这份报告中蕴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政策分析和市场预测,对了解无人机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无人机应用市场:电信运营商的新战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已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无人机应用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电信运营商作为通信业的核心运营主体,正积极布局无人机应用市场,从通信网络、低空监管服务平台、生态整合等角度赋能无人机应用发展。
无人机产业政策相继出台,加速各地产业发展。广东、山东、安徽、北京、四川等地均发布了推动无人机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也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电信运营商通过提供广泛的网络支持,包括5G/6G网络、卫星通信、NB-IoT等技术,确保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设备的实时数据传输和高效通信。
我国无人机制造优势明显,产业潜力进一步释放。2023年,我国无人机产品产值达到320.7亿元,占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的24.5%。无人机产品已经成为民用航空产品的重要分支。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涵盖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农林植保、地理测绘、智能安防、文化旅游、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巨大的产业活力。
电信运营商相继制定无人机应用发展策略。中国电信围绕低空网络运营、监管平台服务、场景应用提供、低空设施建设等方面布局,构建低空“通感”一张网,打造“低空飞行服务”与“低空服务监管”两大平台。中国移动认为电信运营商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价值在低空智联网,构建低空智联技术体系,实现低空资源可用、可管、可控。中国联通围绕“端、网、业、管”四位一体整体布局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中国联通低空能力体系。
电信运营商无人机应用市场不断拓展,中标项目额逐年递增。2022年以来,电信运营商不断发展无人机应用,相关产品和中标金额持续上升,市场潜力进一步挖掘。2024年,中标总额达到16.3亿元,同比增长149.3%,创历史新高。这表明电信运营商进一步推动通信业赋能低空发展。
无人机应用持续落地,东部沿海地区处于领先位置。2024年,全国由电信运营商承接的无人机应用项目数量达到294项,同比增长67%。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域内由电信运营商承接的无人机应用项目数位列全国前三。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无人机应用探索,成为采购的主要力量。政府采购项目数占比为68.1%,大幅领先于其他采购主体。
为推进无人机应用高质量发展,建议持续优化政策法规环境,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优化空域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建设方案,构建全面的感知体系,构建高精度导航网。此外,推动跨行业合作与标准制定,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带动产业成片发展,加快推动国内外技术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加快无人机应用商业模式探索。最后,制定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策略,加快构建可信接入、可信软件、可信数据的网络信息域安全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网络与数据安全的标准化建设,创新安全技术,开展数据治理工作。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电信运营商无人机应用市场发展分析报告(2025)》。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