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东吴证券】硅碳负极专题-CVD技术利刃破局_2025年放量起航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硅碳负极专题-CVD技术利刃破局,2025年放量起航》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硅基负极材料,特别是CVD技术在硅碳负极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前景,预测到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的需求量将显著增长。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硅碳负极的技术优势、市场需求、成本下降潜力以及对相关产业链的影响,指出了硅碳负极在未来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中的关键作用。这里面包含了对未来电池材料技术发展、市场需求预测以及投资建议的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数据支持。

硅碳负极:新能源电池的革命性突破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硅碳负极技术正成为行业的新焦点。这种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和卓越的循环性能,被视为未来电池负极材料的升级方向。根据东吴证券的行业研究报告,硅基负极材料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而CVD技术(化学气相沉积)的突破,更是为这一领域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硅碳负极的优势在于其能量密度高,理论上硅负极的能量密度高达4200mAh/g,远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这意味着,使用硅碳负极的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能,从而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此外,硅碳负极在快充性能上也有显著改善,其较低的脱嵌锂电位有助于避免快充时的析锂问题,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市场潜力巨大

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的销量将达到0.15万吨,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8万吨,预示着未来五年内市场规模将实现50倍的增长。这一增长的背后,是消费电子市场和动力电池市场的双重推动。特别是在高端手机市场,硅碳负极的应用已经开始,预计到2025年,其在手机电池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

成本下降带动需求

目前,硅碳负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预计未来成本将大幅下降。报告指出,随着100kg级别的生产设备的应用和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硅碳负极的售价有望降至20万元/吨以内。这一成本的降低,将使得硅碳负极的性价比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产业链受益

硅碳负极的放量生产,将带动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报告中提到,硅碳负极的核心原材料为多孔碳,预计到2030年,多孔碳的需求将达到4万吨,市场空间约50亿元。此外,单壁碳纳米管和PAA(聚丙烯酸)等辅助材料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预计到2030年,单壁碳管粉体的需求量将达到1300吨以上,PAA的需求量将达到1.7万吨。

投资建议

东吴证券的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硅碳负极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如天奈科技、元力股份、璞泰来、贝特瑞和信德新材等。这些公司在硅碳负极的生产和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市场快速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

尽管硅碳负极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报告提醒,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可能影响利润空间,此外,投资增速的下滑也可能对行业发展造成影响。

文章灵感来源于东吴证券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为我们提供了硅碳负极市场的深度分析和未来展望。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同样具有参考价值,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欢迎自行获取,以获得更多行业洞见。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东吴证券】硅碳负极专题-CVD技术利刃破局_2025年放量起航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