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近日发布了《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国内算力需求爆发,供应链扬帆起航》,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算力需求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在AI浪潮推动下,国内外云服务商资本开支的大幅提高,以及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对国产算力自主可控提出的迫切需求。报告指出,国产算力芯片的发展、产业链的快速崛起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增量需求,为国内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报告中不仅提供了行业供需两端的详尽数据,还对芯片、先进封装、服务器组装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是一份对电子行业投资者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算力需求驱动的变革。国内算力需求的爆发,特别是在AI浪潮的推动下,正促使供应链快速崛起。2023年以来,海外云服务商大幅提高了资本开支,北美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近50%,国内厂商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资本开支也在2024年开始显著增长,增速接近100%。这种增长背后,是国内云厂商纷纷自研大模型并持续迭代,算力需求激增。
供给端的变化同样显著。美国扩大芯片出口管制范围,限制范围从最高性能芯片扩大至次高性能芯片,这使得国产算力自主可控变得迫切。华为、寒武纪等国产算力芯片陆续发布,如昇腾910B采用32核自研架构,半精度FP16算力达到320TFLOPS,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同时,国内企业如腾讯、阿里、百度加强自研ASIC芯片布局,助力算力芯片国产化进程。
在这场变革中,国产算力产业链蓄势待发。芯片、先进封装、整机组装、电源、散热、连接、交换机和光模块等方面都将因此受益。例如,国产GPU初露曙光,英伟达凭借技术领先与生态壁垒持续巩固其全球垄断地位,而国产GPU供应商包括华为、寒武纪等。在先进封装领域,海量数据催生高带宽需求,CoWoS+HBM已成为AI芯片的“标配”。国内封测领军企业如长电科技,通过内生外延等方式不断提升在先进封装领域的竞争力。
整机组装方面,国内厂商凭借成本控制和制造能力,在服务器组装环节占据领先地位。浪潮、新华三、宁畅位居AI服务器厂商前列,华勤技术、比亚迪电子依托消费电子制造优势切入服务器制造领域。在电源领域,性能提升GPU功耗不断增加,服务器电源持续升级。液冷技术也成为数据中心节能的重要手段,英伟达新一代GPU GB200首次采用液冷散热。
投资建议方面,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安孚科技、长电科技等公司。这些公司在国产算力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望在资本开支不断上行和国产算力芯片不断突破的情况下快速崛起。
风险方面,需要警惕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地缘竞争加剧以及竞争格局加剧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造成影响。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创证券发布的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