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资信研究中心发布了《国际评级行业发展与监管动态报告》,该报告详细分析了2023年至2024年全球国债收益率的震荡上行走势、全球主要经济体债券发行和托管规模的变化,以及国际评级机构的业务发展动态和监管环境。报告指出,尽管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业务存量略有收缩,但在全球评级行业中依然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全球企业违约率整体上升,监管重心转向法规修订和违规处罚加强。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国际评级行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和监管变化的深入洞察,其中包含了许多对于理解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和信用评级体系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国际评级行业的发展和监管动态是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2023年至2024年,全球国债收益率整体呈震荡上行走势,美国和日本的债券发行量有所下降,而欧盟的债券发行量则小幅增长。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债券托管规模均有所增长,这表明债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活跃。
在国际评级机构方面,美国认可的全国性评级机构(NRSROs)数量保持不变,而通过欧洲ESMA注册的评级机构数量略有减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虽然业务存量略有收缩,但仍占据市场优势地位。这显示了尽管面临挑战,这些大型评级机构的市场影响力依然强大。
评级表现方面,穆迪所评国家主权违约率有所下降,而惠誉所评国家主权违约率小幅上升。全球企业评级方面,三大评级机构所评全球企业违约率整体上升,这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和融资环境收紧有关。全球企业信用调整趋势表现不一,标普和惠誉呈调升趋势,而穆迪延续下调趋势。这反映出不同评级机构对市场风险的不同评估和反应。
在监管方面,2024年国际评级行业的监管重心在于修订评级机构法规条例、完善监管措施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加强违规处罚。美国SEC对NRSROs的评级方法、评级监测、CMBS、证券所有权等方面进行了专项风险评估,并加强对违反《证券交易法》规定的行政监管。欧盟ESMA则修订了评级机构法规条例和附件,完善监管措施和流程,加强对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监管处罚。
这些监管动态表明,国际评级行业正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监管机构正努力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增强市场对评级结果的信任。例如,ESMA提出的修订建议中,明确将ESG因素纳入监管框架,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开披露中详细说明ESG因素如何影响信用评级和评级展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评级的全面性,也是对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响应。
然而,监管的加强也给评级机构带来了挑战。评级机构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以满足监管要求,这可能会影响其业务效率和成本。此外,监管的变化可能会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和业务模式产生影响,要求它们不断调整和适应。
尽管如此,国际评级行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评级机构需要在遵守监管要求的同时,继续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国际评级行业发展与监管动态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