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复盘2013年移动互联+消费浪潮,展望2023年来AI+消费机遇》的行业专题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对消费行业的深远影响,并预测了2025年AI技术进步将如何推动消费行业的新变革。报告中不仅详细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对消费模式的塑造作用,还深入探讨了不同技术变革周期下消费板块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提供了对未来消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见。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历史复盘到未来展望的多个维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复盘2013年移动互联浪潮,展望AI+消费未来
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消费的底层设施,催生了大量投资机会。从线上支付的革命到平台经济的崛起,从线下消费服务新业态的生长到电商新消费品牌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线上线下消费新业态的迭起。这一时期,中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手机购物市场用户规模增速是整体网络购物市场的3.1倍。阿里巴巴和美团等互联网公司的股价快速增长,A股的中证消费指数也迎来了大涨。
2025年,随着AI技术的突破,我们看到了新一轮“AI+消费”行情的兴起。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的出现,为AI+消费落地提供了技术基础。政策的支持和AI应用的加速落地,预示着AI技术将重塑消费行业,人工智能+消费或将成为必然趋势。
AI赋能消费,主要有两个方向:外延空间和内求效率。外延空间方面,AI技术创造新产品和新场景,如AI眼镜、AI床垫等,这些产品不仅功能丰富,互动资讯增加,而且交互模式也发生变化,增加了物理接触和视觉增强等前所未有拓展。内求效率方面,AI技术提升经营效率,降低销售费用,特别是在营销、影视、智能硬件等方向或许会优先受益。
AI技术的发展,对消费企业降本增效有重大意义。在供给端,AI+制造提升良率降低损耗,实现灵活高效的供应链;在销售端,AI技术广泛应用提升员工产能,以较低的算力成本取代人员成本、以智能的数据挖掘取代销售话术、以全自动广告素材生成取代广告制作流程,大幅缩减企业销售费用。
从终局视角展望,AI变革将带来结构性机会。一方面,AI技术带来的突破,消费升级有望继续沿着创新方向延续,打开收入上限空间;另一方面,AI赋能的另一可能在于行业马太效应的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大模型应用使得企业间生产经营效率、市场需求感知效率出现显著代差后,率先投入AI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市场份额集中。
AI+消费的选股,关注客单价和交互属性两大要素。交互程度越高的产品,AI技术发挥的空间越大,商业模式越具备颠覆性。客单价影响市场的整体受众面大小,客单价太高的产品,其消费者人群相对更小。因此,我们认为交互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该细分赛道长期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
AI玩具市场前景广阔,商业化路径清晰。AI玩具作为玩具市场新兴力量,市场前景广阔。现代社会“情感消费”需求增长,在社会“群体孤独”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AI玩具切中了消费者的情感陪伴需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假设AI玩具的价格是传统玩具的4倍、28年AI玩具渗透率达到15%,则国内AI玩具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目前AI玩具市场处于起步初期,未来行业的高成长性可期。
AI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消费行业。从AI玩具到AI床垫,从AI眼镜到AI家居,AI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这些变化,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增长点。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AI+消费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金证券发布的《复盘2013年移动互联+消费浪潮 展望2023年来AI+消费机遇》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