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光大证券】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三)-平价智能化推进路径探讨


光大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三)-平价智能化推进路径探讨》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城市智能驾驶(智驾)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指出10-20万元价格带可能是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并对智驾降本的多种路径进行了探讨。报告中还涉及了DeepSeek大模型在智驾领域的潜在应用,以及对智驾技术兑现能力强的车企进行了推荐。这份报告为理解当前智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刻的洞见,对于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分析。

在国内汽车市场,智能化正成为新的竞技场,而平价智能化的推进,被视为智驾技术突破放量的关键。报告指出,2025年国内L2+城市智驾渗透率有望接近10%,预计2026年及之后将迎来高速增长。其中,10-20万元价格带的智能化车型,因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渗透率提升潜力,成为行业焦点。

在这一价格区间,比亚迪凭借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全面推进,占据了主导地位。比亚迪推出的天神之眼A、B、C三套智驾技术方案,覆盖了从10万级到20万级的不同车型,全系标配高速智驾系统,展现了“加量不加价”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零跑和广汽丰田等品牌也通过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将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下,供给端的变革已逐步显现。

然而,10-20万元价格带的用户对价格更为敏感,且用车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场景。这要求车企在技术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报告中提到,城市智驾降本思路分化为减配降本和技术降本两种途径。芯片减配可以节省更多成本,但可能会在复杂场景下影响智驾功能体验。而摒弃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虽然可以在提升大模型上限的同时实现技术降本,但同样面临挑战。芯片自研与多域融合则被视为长期技术降本的方向,能够更高效利用计算单元,降低成本。

DeepSeek大模型的应用,为智驾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报告分析,DeepSeek在智驾上的应用难度相对较大,短期内可能主要集中在云端蒸馏和仿真数据生成。长期来看,车企有望通过DeepSeek的思维模式创新,推动智驾大模型优化,进一步推进平价智能化的落地。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推荐关注具备较强平价智能化技术兑现能力的小鹏汽车,以及积极转型智能化、具备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同时,建议关注具备多域融合能力的域控制器供应商德赛西威。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政策风险、智驾系统与功能推送节奏不及预期、消费者基于智驾的接受程度不及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光大证券发布的《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三)-平价智能化推进路径探讨》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同样具有参考价值,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欢迎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光大证券】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三)-平价智能化推进路径探讨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