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三)-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美国在当前关税政策下的经济行为和影响,特别从消费和制造供需的角度探讨了关税“棋局”的新解,并预测了未来可能出现的两种经济情形。报告中指出,美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效率较难被代替,这些都是影响特朗普政策决策的重要因素。报告内容丰富,提供了对当前国际贸易局势的深刻见解,对于理解全球经济格局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
近日,一份来自德邦证券的研究报告《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报告深入分析了美国在当前关税政策下的经济供需状况,以及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将根据报告内容,探讨美国关税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潜在风险。
报告指出,美国商家在关税政策下更倾向于“遮挡标签”销售,这反映出制造业短期加速回流美国可能缺乏足够的商家需求支撑。同时,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较难快速转变,这意味着关税政策可能会带来较高的通胀风险。从消费和制造供需视角来看,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复杂且深远的。
美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是缓慢的。报告通过分析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个人消费的贡献率,发现这一比率相对稳定。在产业维度上,金融保险地产和医疗教育领域的增长对冲了制造业的下降,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在微观层面,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显示出惯性的力量。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然而,报告也指出,在经济衰退或战争等宏观冲击下,居民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发生改变。历史上,美国在经济衰退年份中,居民必选消费占比大多边际上升,可选消费占比大多边际下降。这种变化表明,在经济压力下,居民倾向于减少可选消费的支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供给方面,报告分析了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效率。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倒U型”,达到峰值后较难再次突破,表明美国制造业重建存在一定难度。此外,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短期改变难度大,这与工会力量、工作时间、个人生产效率等因素有关。报告认为,美国要实现“AI+制造业”的产业变革,或者通过关税收入大幅度补贴美国制造业企业,都是难度大、概率低和效果差的选择。
报告还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经济情形。如果美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消费的韧性意味着需求端有韧性,关税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类滞胀”冲击,进而影响贸易结构和供给结构。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居民消费降级将使供给结构出现变化,美国政府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以及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失控是当前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来理解美国关税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潜在风险。它揭示了美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惯性,以及供给端面临的挑战。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这些分析对于理解贸易政策的影响和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德邦证券发布的《美国供需视角看关税“棋局”新解》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