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图咨询】联合【对标研究】和【361ci】发布了《2025上海车展专题报告》。该报告全面剖析了2025年上海车展的参展情况、厂商动作、企业技术亮点以及展车概览,展现了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报告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各大车企在上海车展上的表现和战略动向,还深入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洞察和战略参考。这份报告是了解2025年上海车展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宝贵资料,其中包含了众多有价值的分析和预测。
2025上海车展:汽车行业新风向标
2025年上海车展,这场全球汽车工业的盛会,不仅展示了汽车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更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展出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创下历届之最,参展车辆总数约1300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七成,展现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
智能化技术成为焦点。AI大模型与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车展亮点,多家企业展示了最新的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技术。例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华为的ADS3.0和小鹏汽车的XNGP沉浸式体验区等技术密集亮相。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更是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动化持续推进。在本届上海车展展示的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七成,这一数据背后是车企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吉利汽车的“银河战舰”、极氪科技集团的极氪9X、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的向往S9、小鹏汽车的X9等新车受到广泛关注。这些车型的亮相,不仅展示了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积极回应。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融合加速。在技术路径趋同、供应链深度协同的背景下,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界限正在加速消弭。传统车企通过技术迭代与成本下探实现逆袭,新势力在研发和品控方面逐渐向传统车企看齐。同时,两者合作日益频繁,汽车产业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升级为生态能力的较量。
供应链本土化与全球化并行。国际车企越来越倚仗和本土供应商共创,本土供应链企业正从“跟随者”变为“定义者”,甚至直接瞄准全球市场。合资车企将中国创新成果推广至全球业务,中国供应商则通过国际车企反向输出,形成“以中国为支点,撬动全球市场”的新范式,中国的标准也逐步成为国际造车标准重要参考。
机器人与汽车行业融合展现新趋势。汽车企业展示了各种机器人产品,如广汽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奇瑞的“机器狗军团”等。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现了汽车企业在智能化领域的拓展,也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海外客商组团“打卡”,AI生态重构未来出行。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新车的秀场,更是行业生态发展的瞭望塔。在首发的百余款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近八成,这一数据背后是车企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吉利汽车的“银河战舰”、极氪科技集团的极氪9X、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的向往S9、小鹏汽车的X9等新车受到广泛关注。除车展常规的新车发布外,AI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同样让人期待。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已经进入深水区,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正深度融合。
跨国车企通过提升研发体系本土化,建立中国团队主导体制,针对中国路况研发,进行反击。供应链本土化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搭载中国技术,跨国车企通过这些举措,试图更快速地捕捉中国市场变化,提升产品定义精准度,加速智能化技术迭代,控制成本,以缩短与自主品牌在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从而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2025上海车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通过车展,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及各大车企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生态构建等方面的积极布局。这些变化和布局,不仅将影响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将深刻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品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吉图咨询】2025上海车展专题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