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近日发布了《黄金坑成功兑现:后续是高低结构再平衡》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股市的“黄金坑”现象,并预判了后续市场的走势。报告指出,自国投策略团队提出“黄金坑”概念以来,市场已获得阶段性验证,且在当前阶段安心做结构,寻找α是可行的。报告中还详细讨论了市场对于“二次探底”的担忧、美元指数的影响、中美贸易会谈进展、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以及内需消费的建议等内容,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
黄金坑成功兑现后的市场走向
近期股市表现引人注目,上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均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自4月初国投策略团队提出“黄金坑”概念后,市场经历了从“坑底明确”到“爬坑”的过程,这一判断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大盘指数转入“震荡市”思维,市场在“强预期、弱现实”的定价状态下运行,并未出现明显的“二次探底”风险。美元指数波动在100附近,全球资产定价的底层逻辑未变,即从美向非美资产的回摆过程。
国内基本面虽有韧性,但也面临环比走弱压力。1-3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速扩张至4.2%,但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环比小幅走弱。4月出口同比增长8.1%,远超预期,但对美出口同比大幅下滑21%,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则分别为20.8%、21.7%、25.3%、17.3%,有效起到对冲作用。结合4月PMI和EPMI数据已给出走弱信号,二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大概率会反映出对等关税落地后的负面影响。
市场定价的核心依然是风险偏好。五一假期期间,中美贸易会谈的消息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5月10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贸易会谈,标志着中美双方关税博弈正式进入到第二阶段,即从极限施压走向接触谈判。尽管本次关税谈判或难以一蹴而就,但“有谈总比没谈好”,这无疑给全球风险资产进行情绪修复的重要窗口期。
行业轮动的重要特征是距离“坑边”越远的方向涨幅越大,而接近完成“填坑”的方向则涨幅明显放缓。面向5月,进一步明确强调“科技第二波”的观点。A股高切低指数4月下旬逐渐靠近30%下限阈值,5月10日企稳回升至26.63%,说明本轮高切低行情基本结束,下一轮主线正在“黄金坑”爬坑过程中酝酿。当前科技板块成交额占比回落至32.55%,交易拥挤度已经较为充分下降,在财报季结束+5月初AI产业链带来的积极催化+美股波动率下降并逐渐企稳的情况下,5月“科技第二波”依然是建立高股息+科技的杠铃策略下。
对于内需消费,始终建议围绕新时期消费投资与新消费组合结合。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黄金坑案例分析
2013年6月钱荒,流动性宽松后市场迅速修复;2016年1月两次熔断,供改出台后市场缓慢修复;2020年2月疫情冲击,政策宽松后情绪逐步修复。这些案例表明,在重大冲击后,市场情绪的修复和政策的宽松是推动市场反弹的关键因素。
当前美国经济比2018年明显走弱,而国内经济则是底部企稳。在资本市场方面,本轮救市政策的积极性更高和工具更丰富,包括国家队增持,央行协同平准基金,中长期资金入市,央国企密集增持等,中央汇金的类平准基金功能、央行再贷款工具、保险资金扩容形成“三级缓冲”,从“救急式干预”转向“常态化机制”。
科技板块的交易热度较2月有所下降,当前交易额占比为32.55%。科技板块内部经历了一轮分化和轮动:外需敞口高的板块(机器人、光模块、果链)从超跌到反弹,内需敞口高的科技板块从领涨到震荡。整体而言,科技板块随着关税冲击逐步缓和,情绪正在逐步修复。其中表现相对稳定的就是半导体领域,也是从4月7日黄金坑至今明确完成“出坑”的科技领域细分。
中美利差再度走阔后,红利资产再度跑赢。考虑到当前全球避险情绪仍然处于高位,且市场持续缩量,叠加外需不确定性和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关税冲突或技术封锁等因素,风险偏好敏感的方向持续反弹存在约束。继续强调高股息策略的底仓价值,核心择时指标还是看中美利差,在美债面临展期压力、联储仍然偏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动摇市场信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美债利率走高。反观国内利率,在外需冲击下国内货币宽松预期升温,长债利率持续回落。中美利差再度走阔,为高股息策略的跑赢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市场分析和预测。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