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购车用户家庭的收入状况及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新车市场正逐渐成为“富人车市”,新车购买者的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2024年已超过20万元人民币。报告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社会阶层、教育背景和职业对汽车购买行为的影响。这份报告为理解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投资者来说,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入的稳步增长。根据《易车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的数据,中国新车购买者的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在2024年超过了2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新车市场正逐渐成为“富人市场”。
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战,但新车购买者的收入水平并未下降,反而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在新车销售中所占比例首次超过50%,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新车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家庭收入来源方面,中产阶级和富裕买家的收入来源更为多元化,这有助于中国新车市场更好地抵御经济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工资和年终奖金是中国新车购买者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运营收入和金融收入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一变化对于理解老年车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教育水平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在中国新车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报告中提到,拥有研究生学历的购车者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0.8万元人民币,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购车者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仅为10.03万元人民币。这一差距表明,高教育水平已成为中国新车购买者财富分配的核心指标。
城市规模与家庭收入的关系也不容忽视。报告显示,北京和上海的新车购买者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在2024年均超过了30万元人民币,远超其他城市。这一现象说明,大城市的购车者更倾向于购买高端车型,而这一趋势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大城市市场。
职业差异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样显著。报告中指出,高级管理人员的购车者平均家庭收入高达34.25万元人民币,而蓝领工人的平均家庭收入则低于15万元人民币。这一差异表明,白领和金领购车者已成为大型城市汽车消费的主要推动力。
性别差异在家庭收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报告显示,女性购车者的平均家庭收入在2024年达到了22.19万元人民币,明显高于男性购车者。女性购车者在中产阶级和富裕车市场中的比例更高,这表明吸引女性购车者对于汽车制造商在“富人市场”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报告还提到,中国大规模的大学扩招政策为新车市场成为“富人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生已成为中国新车销售的主要贡献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成为新车市场的主要受益者。
在品牌竞争方面,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新兴高端品牌如理想、AITO等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但它们尚未真正挑战保时捷、奔驰等外国高端品牌在“富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外国品牌在买家质量上仍然保持领先,而中国品牌则需要在高端市场进一步发力。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易车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新车市场的最新趋势,还深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教育背景、城市规模和职业对购车决策的影响。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