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近日发布了《中国经济观察-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并对未来政策布局和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GDP增速达到5.4%,超出市场预期,内需和外需均有积极表现,但也面临房地产市场、物价波动等隐忧。报告中还涉及政策应对、消费、投资、出口、财政货币政策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开门红,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达到了5.4%,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这个增长的背后,是国内政策的提前发力和居民消费、企业投资的强劲韧性。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规避高额关税,纷纷“抢出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口的表现。然而,经济的持续增长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国内生产强于需求、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以及耐用消费品政策刺激效果的减弱等问题。
在消费方面,政策的加力扩围使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复苏,一季度同比增长了4.6%。特别是通讯器材、办公用品、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保持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但是,我们也看到居民的就业、收入、消费循环仍待畅通,居民收支增速和消费倾向下行趋势尚未扭转。因此,稳就业成为了政策的首要落脚点。
投资方面,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4.2%,其中基建投资增速达到11.5%,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贡献项。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平稳,而房地产投资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拖累项。展望未来,基建投资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下有望维持高位,而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仍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
出口方面,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8%,基本持平于2024年全年增速。特别是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较快,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8.1%。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实质性结束,未来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进一步拓展互利合作。然而,中美关税博弈的阶段性降温并迎来约两个月的窗口期,预计“抢出口”将继续支撑短期出口保持较高景气。
财政政策方面,由于物价走弱,以及企业所得税在2024年末提前入库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公共财政收入持续走软。为补充公共收入的减少,保证民生领域支出,一季度国债净融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收入低于预期背景下,为稳定政府投资规模,财政一季度积极使用中央预拨资金,并且加快专项债、政策行信贷的投放,使得一季度基建投资维持在较高水平。
货币政策方面,一季度央行总量操作较为克制,但“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保持不变。随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物价运行持续低迷,二季度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将逐步过渡到稳就业稳增长,宽松空间明显打开。
国际方面,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低于2024年的增速3.3%。其中,美国、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增长预期均被大幅调降。关税冲击下,全球经济面临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压力,IMF预计全球贸易增长将比产出增长下降得更快。
在全球经济放缓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策的适度宽松和结构性调整,中国经济有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毕马威发布的《中国经济观察-2025年二季度》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