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摩根大通】生物技术101


摩根大通近日发布了《生物科技101中国医疗保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了药物开发流程、生物科技公司的特点以及评估生物科技公司的两个关键能力:研发和销售与市场推广。报告还详细讨论了如何评估一种药物的商业潜力,以及如何对生物科技公司进行估值,涵盖了中国生物制药研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提供了几家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详细分析和市场催化剂。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有助于理解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资潜力和市场动态。

生物技术行业在中国的崛起

生物技术行业在中国正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份《生物科技101:中国医疗保健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窗口。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生物科学和化学,通常由科学家创立,由于药物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经常性的亏损,它们比成熟的制药公司风险更高。这些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巨大,收入往往来自合作伙伴关系和对外许可,直到药物获得批准。

药物开发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开发新药需要3到10年时间,涉及200到100名患者,成功率大约为20%到30%。这个过程中,生物技术公司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第三阶段试验中,风险比(HR)衡量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事件的相对风险,HR小于1意味着治疗组发生事件的可能性较小,可能表明实验治疗优于对照治疗;HR大于1则相反。

投资生物技术公司,关注点在于研发和销售

评估生物技术公司时,研发(R&D)和销售与市场(S&M)是两个关键能力。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开发的能力,以及研发团队的技能和经验。销售和市场能力则涉及到市场准入、产品上市速度和市场份额等。一个好的药物应该具备坚实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巨大的销售潜力。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的优势与挑战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人才库、较低的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本以及高效的执行力。2024年,中国有超过1059万人本科毕业,约100万人获得硕士学位,约7.5万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之下,欧盟和美国的本科学位获得者约有1300万人,博士学位获得者超过10万人。然而,中国在基础科学进步、首创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质量和地缘政治风险方面仍存在劣势。

具体案例分析: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崛起

以信达生物(Innovent)为例,该公司在商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2025年将实现收支平衡。信达生物拥有15种上市药物,约3000名商业相关人员,预计2027年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的mazdutide(IBI362)可能成为中国首个批准用于减重的创新GLP-1相关药物,预计占据中国GLP-1药物市场约11%的份额,潜在峰值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再比如,康方生物(Akeso)是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佼佼者,其AK104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是中国首个双特异性药物。AK112,一种PD-1/VEGR双特异性抗体,已授权给Summit Therapeutics,预付款5亿美元,加上7000万美元,已在中国完成两个3期试验,并正在进行三个全球3期试验。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的未来展望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随着更多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这个行业有望继续增长。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包括提高研发质量和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摩根大通发布的《生物科技101:中国医疗保健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摩根大通】生物技术101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