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近日发布了《低空经济研究报告之制造篇》,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低空制造环节的价值量、技术趋势以及国产替代的进度。报告指出,低空制造环节占据了低空经济总体产值规模的半壁江山以上,尤其在动力、航电等高价值量稀缺环节中,国产替代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现出显著的发展势头。报告中不仅详细探讨了航电系统、动力系统、能源系统以及复合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国产化率,还对各环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深入的市场洞察,对于理解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航空制造业的未来。在这份《低空制造重点环节价值量、技术趋势及国产替代进度分析》报告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低空制造环节的关键领域,包括动力系统、航电系统、能源系统和复合材料等,这些环节不仅占据了低空经济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更是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的前沿阵地。
动力系统作为低空航空器的心脏,其价值和技术含量不容小觑。报告显示,动力系统约占低空航空器总价值量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其中,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推动低空航空器发展的核心。国内企业如卧龙电驱和英博尔等,凭借在电动车和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已经开始在低空市场崭露头角。这些企业的产品不仅进入了整机厂商的小批量供样及适航认证流程,更在高功率、高效率、大扭矩电机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航电系统则是低空航空器的大脑,其综合化、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新机遇。报告指出,航电系统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但随着C919大飞机及北斗星通的研制应用,国产航电系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整机厂商与航电供应商的合作,正在逐步构建成熟的国产供应链。
能源系统,尤其是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为低空航空器的长航程和高载重提供了可能。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等,已经开始布局航空级电池,部分产品的能量密度已达到400-500Wh/kg。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能够提升低空航空器的性能,也为整机厂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复合材料在低空航空器中的应用,尤其是碳纤维材料,正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报告中提到,无人机、eVTOL结构中的碳纤维使用占比远超传统飞行器。我国T800/IM7级别的碳纤维生产体系已基本建立,头部厂家如中复神鹰已经开始批量供货。这些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航空器的性能,也增强了国内供应链的竞争力。
报告中的数据揭示了低空制造环节的发展趋势和国产替代的进度。动力系统、航电系统、能源系统和复合材料等环节,不仅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也是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的关键。这些领域的突破,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的价值拉动效果。
在低空制造环节,我们应重点关注那些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的稀缺环节。这些环节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低空经济的增长,更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的进步迅速,国产替代的进程正在加速。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粤开证券发布的《低空制造重点环节价值量、技术趋势及国产替代进度分析》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