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之家研究院发布了《乘用车品牌影响力评价(2025版)》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发展的最新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品牌格局的重塑以及新晋品牌的市场表现。报告通过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的形象转变,以及品牌热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三大指标趋势。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品牌影响力整体排名,还包括用户品牌认知洞察和品牌案例分析,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和建议。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乘用车品牌影响力评价(2025版)》报告深入剖析了市场动态,揭示了品牌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将根据报告内容,探讨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影响力变化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报告显示,比亚迪以其绝对优势登顶品牌影响力榜首,这得益于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和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奥迪及合资品牌大众、丰田、本田的影响力出现下滑。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正在增强,而传统品牌未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品牌格局的重塑也体现在新晋品牌上。中国品牌孵化的“二代”独立品牌已成为市场的“搅局者”,在用户认知中烙印上“科技、智能、创新、潮流”的形象标签。例如,鸿蒙智行和吉利银河作为新入榜品牌,展现了中国品牌快速蹿升的势头。
在品牌影响力评价模型中,品牌热度、美誉和忠诚是三大核心指标。品牌热度反映了品牌的市场关注度,美誉度则是品牌在用户心中形成优质印象的关键,而忠诚度则衡量了品牌的长期吸引力。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品牌热度和忠诚度上均位居榜首,这表明其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
新能源车的崛起对用户注意力资源的抢占尤为显著。报告显示,尽管新能源车内容量占比不到40%,却撬动了近80%的流量,显示出其对用户的吸引力。相比之下,燃油车虽内容量大,却难以引起用户关注,这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车的市场潜力。
品牌热度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梯队断层。高热度品牌数量占比下降,头部聚集效应明显,中后段热度混战激烈。这一现象表明,新品牌要想在市场中突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减弱,新品牌迎来了快速占位的窗口期。报告显示,豪华品牌在品牌形态上骤变,光环减弱,暗藏用户基盘流失风险。与此同时,新一代具备品牌光环的品牌如鸿蒙智行正在崛起,极具成长潜力。
在品牌形象认知方面,智能化已成为车企打造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标志。超过70%的品牌在传播时提及“智能科技”,但用户购车最看重的依然是质量安全。这一发现提醒车企,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时,不应忽视产品的基本质量和安全性。
用户调研发现,超6成用户在选购时会优先圈定品牌再选车,这表明品牌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对于吸引和留住用户至关重要。
报告中的品牌案例分析,如捷途汽车和吉利银河,展示了品牌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捷途汽车通过“IP事件+产品+用户运营”的组合拳,打造了“可城可野”的品牌形象,而吉利银河则通过高曝光的营销活动,逐渐沉淀用户口碑。
综上所述,品牌影响力在乘用车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同时,品牌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强品牌建设和用户沟通,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乘用车品牌影响力评价(2025版)》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