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与标准化发展报告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近日发布了《低空经济产业与标准化发展报告》。这份报告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产业和标准化发展的现状,旨在为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以支持低空经济产业的整体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报告涵盖了政策脉络、产业生态、技术体系、应用场景以及标准化现状等多个维度,对理解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低空经济:未来的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政策的逐步完善,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低空经济,这个以低空空域资源为基础,涵盖各类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农林渔牧等,而且其高速发展趋势也得到了数据的有力支持。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而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显示出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从2016年以后,随着低空飞行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多元化,规范化监管成为各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到了2024年,我国更是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低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还能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空间,为社会服务提供新途径,为畅通交通运输提供新方案。例如,在应急救援方面,小型无人机可以初步识别险情区域,制定初步解决方案,直升机能够迅速抵达灾区,开展人员搜救、物资投送等关键救援任务。在公共服务领域,无人机可以为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且精确的公共服务支持。

尽管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链的连贯性不足,拓展范围有限,尚未形成全链域发展格局。此外,低空经济成果的转化受到适航审批流程效率相对不高且复杂的制约。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技术、政策、产业链协同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技术方面,相较于传统载人航空,低空技术因大量航空器的引入创新要求相对较高。我国低空制造业已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在精密元器件、高性能电机、低空降噪、协同控制、智能避障以及主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与积累方面仍有待加强。

应用场景作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现有的低空经济场景建设主要集中在农林病虫害防治、电力线路巡查、旅游观光活动等多个领域。然而,各种低空场景应用普及率较低,企业普遍过度依赖公共财政补助,暂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稳固的盈利机制。

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低空经济标准簇,但现有航空标准主要针对传统飞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新型低空航空器如eVTOL并不完全适用,亟需新的标准。同时在安全风险、适航认证、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等方面也相对缺乏系统完善的标准。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顶层政策规划、产业监测体系建设、应用场景扩展、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以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整体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流通以及消费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低空经济产业与标准化发展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与标准化发展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