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东海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_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


东海证券近日发布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_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聚焦于风电和储能领域的市场动态、政策影响以及技术进步,为投资者揭示了零碳转型背景下的行业机遇。报告中不仅详细复盘了储能装机数据,探讨了消纳压力、盈利性和用电可靠性等储能装机的核心驱动因素,还对全球风电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风电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这份报告是一份内容丰富、数据详实的行业分析,为理解当前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东海证券发布的《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_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报告,深入分析了储能和风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和盈利性提升是储能装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从2018年的18.3GW增长至2024年的82.8GW,年复合增长率约65.4%。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增长尤为迅速,从2021年的10.3GW增至2024年的74.1GW,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3.0%。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储能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转型带来的消纳需求日益凸显。2024年,全球光伏和风电装机分别新增452GW和115GW,同比分别增长15.9%和下降0.5%。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使得电力系统日内净负荷波动加剧,能源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配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例如,德国风光发电渗透率达到42.9%,英国逼近40%,全球消纳形势严峻,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需求迫切。

在国内,消纳红线放开和午间谷段电价的设置导致风光发电利用率下降,全国光伏和风电利用率双双跌破95%。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36号文”明确要求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剧国内风光消纳压力。

报告还提到,储能的盈利性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负电价或午间谷段电价下,纯光伏项目的盈利性降低,而配置储能后的项目盈利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国内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也为储能项目提供了更多的收益模式。

用电可靠性需求的增加也是储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极端恶劣天气、突发地缘事件以及大型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都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备电需求。据GGII预测,至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69GWh。

在中国,储能装机快速增长,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占比过半。2024年底国内储能市场累计装机功率达137.9GW,同比增长59.4%。源网侧为装机主要场景,其中独立储能及新能源配储合计占比达95%。预计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储能项目运行效率的提升,盈利性将成为国内储能市场的核心增长动力。

美国市场方面,储能装机持续增长,短期内抢装需求迫切。2024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达12.3GW/37.1GWh,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4.0%。长期来看,IRA、FERC、NEM3.0等政策激励下,美国储能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欧洲市场则呈现出户储装机增速短期放缓,大储市场有望迎来高增的趋势。2024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21.9GWh,同比增加15.3%。未来欧洲市场增量有望来自可再生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平衡电网需求,负电价频发、欧元区利率下行提升储能项目经济性,以及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规划于2028年后启动。

新兴市场方面,能源转型目标明确,增长空间广阔。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正不断从中美欧等传统市场向沙特、南非等新兴市场辐射。2025年一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南非实现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3.2%和25.8%。

报告还指出,储能系统正由“被动跟随”转向“主动支撑”,PCS环节有望实现倍数级需求增长、价值量同步提升。储能电芯向大容量发展,电芯容量增大可降低系统集成复杂度、提升系统能量密度、减少单个系统所需电芯及零部件数量,进而摊薄储能系统整体的单位成本。

在全球风电行业,2024年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117GW,其中陆风109GW、海风8GW,是新增装机创纪录的一年。GWEC预计,2025年至2030年全球风能行业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可达8.8%,预计到2030年,全球风能容量将增加982GW。

海上风电更具增长空间。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8GW,同比下降26%。预计2024年至202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2025年至203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过350GW。

国内海风建设进程回暖,“十五五”景气度有望延续。2024年末至2025年初,随着限制性因素影响的减弱,多个项目纷纷启动建设,并有望于2025年完成建设。除各省市明确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规划外,部分地区2023年新增25.8GW竞配、2024年新增25.35GW竞配。总体来看,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空间进一步拓展。

国内外需求共振,产品出口机遇走强。“十四五”进入收官之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核心零部件环节有望放量,整机厂商受益于中标价格回暖,盈利空间有望持续修复。海外海风需求走强,海工设备环节本地厂商产能不足,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国内塔筒、海缆企业已中标多个海外海风项目,海外交付经验持续增加,同时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海外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开拓。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东海证券的行业研究报告《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_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提供了深刻的行业洞察,都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东海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_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