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了《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全产业及重点产业的人才供需状况,旨在为有意前往大湾区工作的人才提供重要参考。报告指出,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结构聚焦于集成电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且深圳、广州的招聘需求占比近7成,显示出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报告中还涵盖了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变化、人才供需匹配等多个维度,为理解大湾区的人才市场和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刻的见解。
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区域人才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展现了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报告指出,大湾区的产业人才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集成电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占比高,显示出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深圳和广州作为大湾区的两大核心城市,招聘需求占比接近70%,这两地的行业巨头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同时,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在大湾区的招聘需求占比超过4成,这表明规模企业的集中度在增加,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产业人才需求变化方面,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养老/看护领域,需求同比增长28.9%,这一增长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区域对高品质民生保障的需求相契合。深圳和广州的现代服务业招聘需求翻倍,中山和惠州的工业自动化需求同比增长77.7%和54.0%,这些数据反映出大湾区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养老/看护行业的生机勃勃,护工和月嫂岗位的招聘薪资分别上升了10.0%和8.1%。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大湾区对优质社会服务的价值认可,也显示了专业护工、月嫂等“技能型民生岗位”的溢价能力提升。居民服务业的提升生活品质,保洁岗位招聘职位数占比近4成,这一现象与大湾区居民即时配送服务需求旺盛有关。
在工业自动化行业,高技术人才和一线工人的需求并重,招聘薪资涨势可观。电气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电工、钳工的平均招聘月薪同比分别增长了4.2%、6.8%、11.5%、4.9%。这些数据说明,在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企业对不同类型优质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
人工智能行业中,市场拓展与技术岗位并重,算法工程师的平均招聘薪资高达24799元。这一薪资水平凸显了算法工程师在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地位。同时,护工和算法工程师的技能要求差异显著,护工更看重资质认证,而算法工程师侧重硬技能。无人机、机器人技术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无人机组装测试岗位增速达166.4%,这一变化显示了大湾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大湾区青年人才磁吸效应显著,25-34岁人群构成求职主力军,占比高达43.8%,16-24岁群体占比为26.1%,均高于全国求职占比。流入人才的从业背景与重点产业布局相呼应,产才融合度高。核心城市人才竞争激烈,支点城市纳才空间充足,汽车行业人才竞争相对温和,但高端技术人才、一线工人缺口大。
优质月嫂供给短缺,工程类岗位人才多。普工/操作工、技工、万能工等基础制造岗位竞争指数低,而月嫂、保洁等服务岗位的竞争指数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些数据反映出大湾区在这些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
深入剖析大湾区产业人才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湾区产业发展势能强劲,产才融合趋势明显,核心城市与支点城市协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部分领域人才供给特别是高质量人才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产业跃升的关键变量。
未来,大湾区需进一步强化产才融合,优化人才布局,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需求特点,制定精准的人才政策,以人才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吸引人才集聚,实现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