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策略定期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当前股市的交易特征、内部经济因素、外部环境等多个维度,并对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指出,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核心指数本周表现稳健,创业板指领涨,大盘成长风格占优,同时强调了风险偏好抬升是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并提出了对科技科创板块的推荐。报告中还包含了对银行板块的详细分析,以及对当前市场结构特征的洞察,认为以银行-微盘为代表的极致杠铃策略虽尚存绝对收益空间,但超额有效性在下滑,而低估值大盘成长板块正在出现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的回摆。这些分析和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参考。
近期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上证指数微涨0.69%,沪深300指数涨幅1.09%,而创业板指数领涨,达到3.17%。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全A日均交易额达到15462亿,显示投资者情绪有所回暖。大盘成长风格表现突出,尤其是创业板指数,显示出市场对科技科创板块的偏好增强。
市场对大盘指数的强势表现存在分歧,但普遍认同结构和方向的选择更为关键。目前,风险偏好的提升成为市场定价的核心。科技科创板块因其高成长性而受到市场的青睐,而低估值的大盘成长股,如创业板指数,因其估值优势可能成为市场资金的新宠。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板块对大盘指数的贡献显著,从年初至今,银行板块对上证指数的贡献达到116.13点,显示出金融板块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结构的变化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过去几年,杠铃策略因其在长期利率中枢快速下移背景下的超额收益而受到追捧。但当前长期利率中枢进入震荡阶段,杠铃策略的超额有效性下降。与此同时,低估值大盘成长板块开始展现出吸引力,这可能预示着市场风格的转变。
资金流向的变化也值得关注。南向资金在6月份恢复流入,并在7月加速,显示出对港股市场的信心。与此同时,ETF资金流入态势维持,为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撑。特别是中证1000ETF和科创板ETF分别获得21亿元和24亿元的净流入,显示出市场对中小盘和科技创新板块的关注。
在行业贡献方面,银行板块的贡献显著,但近期银行对指数的贡献占比有所下滑,而非银、电子、医药、电新等行业开始有较为明显的贡献。这可能预示着市场资金开始从单一板块向多元化板块扩散。
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上涨持续性存在疑问。从盈利估值匹配度来看,银行指数的市净率、市盈率和股息率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而银行的盈利能力却处于历史底部。当前银行板块的上涨主要动力来自于绝对收益资金的持续配置,尤其是社保、险资和券商自营等。但从相对视角来看,银行板块的性价比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市场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预期也在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经济的占比提升,市场逐渐意识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性。这一转换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发生,与2012年之后的日本股市相似。市场对新经济的预期提升,可能支撑市场情绪,使得市场表现比预期更强。
在宏观经济层面,6月社融增速抬升,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政府债券发行的提速对基建等领域形成有效支撑,而企业贷款的增加则反映出企业短期融资需求的上升。居民贷款的增加则显示出居民消费倾向的上升。
在外部因素方面,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仍是影响美债收益率的核心因素。当前联储维持鹰派立场,且经济数据弱化“衰退”叙事,带动政策利率预期与期限溢价同步回升,长端收益率因此走高。中期维度,贸易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间歇性抬升避险需求,促使资金回流美债,对长端收益率构成阶段性下行压力。
综上所述,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新旧动能的转换、市场风格的转变以及宏观经济的调整都在影响着市场的走向。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投证券发布的策略定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