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了《2025年信托业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2年至2024年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回顾、热点问题、监管动态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并展望了信托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在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中国信托业经历了关键的转型期,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变革性的机遇。报告中不仅提供了行业资产规模、业务结构、盈利模式等关键数据的详尽分析,还探讨了慈善信托、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影响等热点问题,为理解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信托业的转型与挑战:2022至2024年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信托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2022至2024年,行业在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迎来了关键的转型期。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的推行,即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从根本上重构了业务发展逻辑,推动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
资产规模的增长和业务结构的优化是这一时期信托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超过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8%,显示出行业逐步走出调整期,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逐步提升。其中,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至17.81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25.83%,被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为7.22%,大幅低于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资金投向方面,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证券市场占比超40%,而投向房地产、实业领域的资金规模和占比均显著下降。
然而,行业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2022年至2024年,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降至914.96亿元,同比减少14.62%,净利润总额仅为300.64亿元,较上年锐减21.40%。这一趋势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资产管理规模的比值变化中尤为凸显,该指标从2022年的0.41%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0.22%,清晰印证了规模边际效应的急剧衰减。
监管政策的加强对信托业的影响不容忽视。2023年《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实施,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转型等纳入评级体系,结果直接关联监管强度。处罚力度亦空前严厉,双罚制成为常态。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信托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合规导向”,为行业长远发展构筑制度根基。
在业务转型方面,资产管理信托持续标品化发展,资本市场成为主旋律。资产服务信托依托信托财产独立和风险隔离的制度优势,在监管行业的框架下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公益慈善信托则着力服务共同富裕目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技术赋能也是信托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业务端,信托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运营管理方面,数字化有助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当前,信托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监管环境的从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信托公司唯有守正创新,方能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金融力量。相信当最后一颗“非标雷”拆除之日,或是中国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启程之时。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KPMGChina】2025年信托业报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业分析框架。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