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北交所AI产业链深度报告系列-消费电子》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报告指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4000亿元,其中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成为增长引擎。报告还详细探讨了AIPC、AI可穿戴设备、生成式AI智能手机以及人工智能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强调了这些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AI技术在消费电子行业应用的深刻见解,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分析,对于理解AI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具有重要价值。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消费电子革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被重新定义。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AI技术的应用正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17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7327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11.6万亿美元。中国AI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4000亿元,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成为增长引擎。这场由AI引领的行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一个消费者。
PC与AI大模型的结合,正在创造新的生产力工具。PC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丰富的交互方式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与个人大模型的需求高度契合。AIPC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办公、娱乐领域逐渐延伸至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行业。雷神科技和泓禧科技等公司正通过硬件创新深度参与AI生态,推动AI技术普及和应用。
AI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不仅仅是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这些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卓兆点胶和豪声电子等公司正在通过提供高精度点胶设备和电声元器件,支持AI可穿戴设备的精密制造和声学组件需求。
生成式AI智能手机正成为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自谷歌推出内置AI大模型的Pixel 8以来,全球手机企业均加速布局生成式AI智能手机。苹果以1800万台的出货规模占据全球生成式AI智能手机51%的市场份额。市场对端侧AI能力需求持续提升,AI功能初步落地于各手机厂商高端产品,AI能力将成为手机厂商迈向高端化的有效发力点。戈碧迦、朗鸿科技和天工股份等公司的产品,正在支持AI智能手机的光学元件、防盗展示解决方案和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材料需求。
AI家电正在改变我们的家居生活。AI大模型的推陈出新,成为各行业变革的强大引擎。AI家电的智能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听得懂”的语音交互时代,“看得见”的感知决策时代,“拿得起来放得下”的自主行动时代。目前,AI视觉技术通过多模态环境感知与意图理解,正在重构人机协作范式。视声智能等公司正在通过提供智能家居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产品,推动智慧家居的发展。
这场由AI技术引领的消费电子革命,不仅改变了产品的功能和形态,更改变了我们与设备的互动方式。AI技术的应用,让设备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预见,AI将在消费电子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北交所AI产业链深度报告系列-消费电子》。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