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近日发布了《抢占B端乳品新蓝海:国产替代正当时》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乳制品行业在全球化供应链调整和消费升级背景下,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奶酪、黄油等固体乳制品在B端市场的发展机遇和国产替代趋势。报告通过分析国内外乳制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对于行业价值链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的深刻见解。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市场分析以及领先企业的发展策略,对于理解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和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重要价值。
抢占B端乳品新蓝海:国产替代正当时
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的推动,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奶酪、黄油等固体乳制品凭借其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成为推动餐饮创新和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B端乳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们测算得2024年行业规模已超400亿。同时,反倾销政策、原奶成本优势、生产技术改进共同驱动B端乳制品行业国产替代趋势持续演绎。
在全球范围内,乳制品消费与GDP水平密切相关。中国目前正处于“常温白奶-酸奶-鲜奶/奶酪”的品类发展中后期,主要为结构性增长机会。奶酪/黄油等固态乳制品不断打开B端市场的应用场景,场景的扩容直接推动了固态乳制品的市场规模增长,使其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此前我国B端乳制品行业被进口品牌垄断,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于欧盟乳制品实施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原奶成本优势确立、相关企业在生产技术层面的突破等,国产替代趋势持续演绎。
液体乳增长承压,两油一酪贡献行业新增长点。液体乳仍为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当前增长承压。近年来,在消费者送礼行为变化、奶茶/咖啡/零食的替代、KA等渠道流量重塑、小企业价格战等冲击下乳制品行业收入陷入负增长,其中液体乳收入下滑幅度相对明显。奶酪/黄油等固态乳制品或为消费升级的核心受益品类,其高浓缩特性与高乳脂含量显著拉升用奶需求,有望通过品类渗透推动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阶梯式增长,贡献显著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海外经验表明,从液态奶向干乳制品过渡是成熟国家乳制品消费的共同路径。横向对比海外各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乳制品消费以奶酪&黄油等固态乳制品为主,全球范围内奶酪&黄油的消费占比达到37.8%,而在奶酪属于舶来品的亚洲地区,日本/韩国的奶酪&黄油消费份额分别为17.1%/11.0%。我国尚处于以液奶为主的发展阶段,但伴随着奶酪品类推陈出新,C端奶酪棒产品周期企稳,奶酪企业积极推新、迭代产品形态,B端接棒板块景气成长,我国奶酪行业有望开启发展新周期。
当前中国乳企均在加速布局B端乳制品与深加工市场,积极拥抱产业新周期。立高食品率先推出国产稀奶油产品,并凭借显著的质价比优势,将下游客户由烘焙饼店拓展至部分茶饮客户;妙可蓝多实现对于蒙牛奶酪业务的并表后,不断夯实供应链壁垒,对于B端客户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伊利股份作为综合性乳企龙头,奶油/奶酪等深加工产能于25年投产,凭借品牌背书,已和部分优质客户实现对接。
风险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原料成本波动是主要考量。若乳制品行业陷入安全风波,将直接抑制消费者购买动机,进而对主要公司的销量产生影响。若行业竞争加剧,各乳制品公司的产品销售或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公司业绩。若原料成本波动,将对乳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泰证券发布的《抢占B端乳品新蓝海:国产替代正当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