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阶段,并预测上证指数中长期目标有望挑战更高点位。报告中提到,宏观层面的风险偏好提升、无风险利率下行、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格局的形成。此外,报告还从技术和量化维度探讨了支撑“系统性‘慢’牛”的四大因素,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这份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提供了对当前市场的深刻洞察,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和方向。
中国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慢牛”行情
近期,中国A股市场表现引人注目,市场普遍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慢牛”行情中。所谓“慢牛”,指的是市场呈现出长期稳定上涨的趋势,而非短期内的快速飙升。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正处于一个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双重利好环境中。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空前,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到调降政策利率,再到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系列措施都在为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2024年“924”政策发力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从企稳回升到估值抬升的过程,显示出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
在贸易领域,中国的应对策略从容且坚决。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的出口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出口目的地和商品结构更加多元化,供应链韧性更强,产品附加值更高。这些变化有助于强化市场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信心。
军事实力的跃升也是提升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军工产品性能和实战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双航母编队远海实战化训练扩大了海上防御纵深,这些军事成就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技术走势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步入稳定升值节奏,上证走势超预期,市场中枢抬升,中长期目标点位有望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3674点。此外,上证指数筹码结构呈现“上滚峰”形态,意味着市场上涨动力强劲,且各风格板块分化,难以形成共振向上的格局,这也预示着本轮牛市可能是A股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建议聚焦于“大金融+泛科技”。从胜率视角看,建议采取“1+X”配置思路,关注金融+科技;从赔率视角看,关注低位的房地产和工程机械。在“慢”牛格局下,应关注具有对外优势、景气度提升的创新药和新能源,以及对内防御、具有“压舱石”作用的银行。
具体到行业层面,创新药领域的政策与产业共振,中国工程师红利凸显,行业呈现高景气。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的BD出海交易已超过50起,合作总金额高达484.48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额。新能源方向,特别是光伏行业,政策端与基本面共振,指数有望继续走强。7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指数回暖,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明显。
对于银行板块,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具有股息率高且趋势性上行的特点,配置性价比凸显。加之公募基金新规可能促使公募基金配置向基准靠拢,低配的银行有望获得公募基金资金的青睐。
综上所述,中国A股市场的“慢牛”行情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技术走势和行业景气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一行情不仅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也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A股市场的“慢牛”行情有望延续。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浙商证券】发布的《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