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韬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东欧数字贸易合作前景与策略》报告,该报告基于2020-2024年中东欧合作国家的数字贸易数据,深入分析了区域数字贸易的发展现状、结构性特征及国家间差异,并探讨了中国与中东欧在数字基建、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和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中东欧数字贸易以12.68%的年均增速显著发展,形成了“服务主导、头部聚集”的空间格局,波兰、捷克等国构成核心增长极,同时揭示了双方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潜力,并提出了应对地缘风险与数字鸿沟的差异化策略。这份报告为中国企业开拓中东欧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理解中东欧数字贸易的发展态势和把握合作机遇具有重要价值。
中东欧数字贸易合作前景与策略:全球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在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上,中东欧地区正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的新焦点。根据鼎韬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东欧合作国家的数字贸易规模自2020年至2024年以年均12.68%的速度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增长不仅超越了全球平均水平,更凸显了中东欧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报告中指出,中东欧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服务外包为核心、数字基建为基础”的产业特征。波兰、捷克等国家构成了中东欧数字贸易的核心增长极,其中波兰以超过1300亿美元的数字贸易规模领跑,成为区域内无可争议的数字贸易大国。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其在欧盟内部服务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中的优势地位,也与其在数字基建、跨境电商等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潜力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欧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数字交付贸易作为核心支柱,其规模从2020年的1627.73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726.5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1.3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欧盟内部服务市场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金融、电信等领域的跨境服务壁垒的持续降低。与此同时,数字订购贸易虽然规模增长,但其增速却从2021年的24.57%下滑至2024年的1.43%,这一变化与欧盟对跨境电商增值税规则的调整直接相关。
报告还强调了中东欧与中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互补性。中东欧在欧盟市场准入、外包人才储备上有优势,而中国则在数字平台、硬件制造上领先。例如,中国与中东欧的服务进出口累计621.77亿美元,显示出中国数字服务在中东欧的竞争力逐步提升。此外,中东欧地区的GDP规模可以排在全球第七的位置,仅次于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印度和英国,但其数字贸易规模仅为日本的1.13倍,人均数字贸易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数字鸿沟等挑战,报告提出了深化合作的战略建议与路径选择。建议中国企业与政策制定者针对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制定精准方案,推动“中国技术+本地运营”的合作模式,并利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推动建立数字贸易规则对接机制。同时,建议建立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评估体系,优先选择欧盟基金覆盖的项目,降低政策变动影响。
展望未来,中东欧数字贸易将呈现数字交付贸易向高附加值业务升级、数字订购贸易增速回升、绿色与数字融合加速三大方向。对中国企业而言,中东欧不仅是进入欧盟数字市场的“桥头堡”,也是践行“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过把握区域特征、构建风险机制、参与生态共建,有望推动双边数字贸易规模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鼎韬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东欧数字贸易合作前景与策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