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为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5年乳品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乳品行业在消费结构升级、场景拓展以及即时零售新渠道开启等方面的组织效能变化。报告通过顺为五效分析模型,从人效、元效、费效、资效、市效五大维度系统分析了组织效能,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洞察。这份报告不仅涵盖了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竞争格局,还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是乳品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效能的重要资料。
2025年乳品行业正站在变革的风口浪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消费升级,乳品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这份《2025年乳品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深入剖析了乳品行业的宏观经济背景、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以及标杆企业的组织效能,为我们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全球GDP增速维持在4%左右,但2025年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尚未达到美国的1/6,增长潜力巨大。然而,中国社零总额增速低于美国,消费回暖带动乳制品行业销售额回温。国内宏观经济虽然延续复苏态势,但薪酬增长创47年新低,居民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化与价值导向。
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市场整体向高品质阶段发展。2024年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为6590亿元,同比下降3.1%,创近十年最大降幅。乳制品消费需求疲软,供过于求问题严峻,牛奶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产业链上游养殖牧场规模化进程加速,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标杆企业平均营收305亿元,头部企业营收下滑明显,行业整体承压。伊利、蒙牛、光明等头部企业均出现明显下滑,反映乳品行业市场经营承压。妙可蓝多、飞鹤逆势上涨,专注高附加值赛道,佐证乳制品行业消费结构升级。
标杆企业人均营收158万元,人均净利8.5万元,同比暴跌13.1%。企业间落差悬殊,蒙牛、天润乳业等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促销投入激增导致利润大幅萎缩。人工成本费用率平均13%,同比微增0.3%。标杆企业毛利率平均34.4%,同比上涨1.5%;净利率平均5.6%,同比暴跌18.9%。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凸显资本效率危机,行业均值8.6%已处于低位。
2024年,中国乳品进口数量为262万吨,同比下降9%。国内消费需求疲软可能抑制进口增长,但国际奶价弱势回落及国内企业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可能推动进口量小幅上升。全球乳业10强中,伊利排名第五,蒙牛排名第九。中国液体乳市场两超多强格局稳固,伊利、蒙牛占据乳制品市场份额超50%。
消费结构升级是乳品行业的一大趋势。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从“量”转向“质”,更注重营养成分、功能性和品质。低温鲜奶、奶酪等高附加值品类增长显著。中国奶酪市场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且未来的消费潜力巨大。此外,乳品企业加速拓展新消费场景,开辟乳制品深加工新赛道。现制茶饮、烘焙、冰淇淋行业发展,稀奶油、黄油、无水奶油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乳制品消费向线上转移,即时零售带来增量机会。2022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超5900亿元,2019-2022年均复合增长达51.6%。乳制品消费不再仅是传统渠道的“补充”,而是创造新增量的重要战场。
这份报告的灵感来源于《2025年乳品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它只是对报告内容做了总体的介绍。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