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华创证券】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


华创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题为《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剖析了稳定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特别是其对货币供给、信用创造和美债市场等宏观经济领域的影响。报告指出,随着稳定币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化,稳定币已不再是单纯的加密资产,而是正成为具备宏观影响力的关键金融变量。报告中详细讨论了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稳定币的挑战、稳定币如何“蚕食”货币供给以及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等多个重要议题,提供了对稳定币未来发展及其宏观经济影响的深刻见解,其中包含了许多对金融专业人士和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和预测。

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金融新纪元的序曲

随着稳定币市场的蓬勃发展,我们正站在金融新纪元的门槛上。稳定币,这种曾被视为边缘创新的数字资产,如今已迅速扩张到传统金融体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具有宏观影响力的关键金融变量。本文将深入探讨稳定币对货币供给、信用创造和美债市场的影响,揭示其重塑金融生态的潜力。

稳定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一种,其设计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目前,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占据主导地位,如USDT和USDC等,它们通过1:1的比例持有美元或短期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这种机制使得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加密市场结算等场景展现出巨大优势,同时也为美债市场提供了持续且庞大的增量需求。

金融机构的参与是稳定币生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链上存款或提供储备托管服务来抵御存款流失;资产管理公司则为稳定币发行商管理国债等储备资产,提供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对冲服务。这些行动表明,金融机构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卡位,试图在稳定币生态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稳定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复杂且深远的。如果稳定币维持1:1全额储备,其本质是现有M2内部的结构变化和资金所有权转移,不会导致M2总量的净扩张。然而,一旦稳定币突破全额储备限制,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它们将获得货币创造能力,这可能导致M2总量的实际扩张,对宏观经济构成挑战。

在信用创造方面,稳定币的影响同样显著。特别是当稳定币具备付息属性并能扩展到日常支付场景时,其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最为显著。这种“竞争型”稳定币能够强力吸引资金从低息银行存款流向自身,从而显著侵蚀银行的存款基础,间接抑制了传统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稳定币通过其储备管理机制,为美债市场创造了持续且庞大的增量需求,尤其是短期国债。这种稳定需求有助于提升美债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然而,稳定币的内在风险也使其可能成为美债市场的“脆弱支点”。在极端市场压力下,如果稳定币面临大规模赎回,发行方可能被迫紧急抛售其持有的短期国债,从而对市场造成巨大的流动性冲击。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由官方承诺支撑的货币体系,一旦其锚定承诺被正式打破,其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监管允许稳定币采用部分准备金制,这将代表着从官方层面终结了稳定币作为“足额数字化凭证”的承诺,使其性质从被动资产持有者转变为主动的“信用创造者”。

稳定币的出现,构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即它同时扮演着美元霸权的捍卫者和其底层基石松动的揭示者这两种对立的角色。一方面,稳定币已成为美元在数字世界的“新使者”,极大地扩展了其影响范围;另一方面,稳定币的流行,正是一种对传统美元体系及其背后国家信用的“用脚投票”,反映了人们寻求一种既能保留美元价值锚定,又能在不受美国传统金融体系直接控制的平台进行价值储存和流通的需求。

这场权力之争的核心,在于谁将主导未来的信用创造和货币发行。在传统模式下,美联储通过控制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基础货币,华尔街的银行则通过放贷创造信用。而稳定币的出现,正在创造一个平行且独立的信用扩张路径,这不仅是新旧技术之间的较量,更是两种权力结构之间的根本冲突。

综上所述,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金融体系。它不仅改变了货币的形态和流动方式,还可能重塑整个金融生态的格局。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创证券发布的报告《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稳定币及其宏观经济影响的窗口。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提供了深刻的洞见,都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华创证券】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