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羿研究院发布了《三大负担加剧中国汽车市场内卷中——中国汽车购买家庭储蓄洞察(2025)》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当前面临的激烈竞争状况,即所谓的“内卷”现象,并探讨了家庭储蓄作为未来消费潜力的关键指标,如何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前景和行业演变。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汽车购买家庭的平均储蓄增长,理论上应推动市场向高质量发展,但实际上市场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家庭因育儿、失业担忧和退休三大负担而不愿轻易消费。这份报告提供了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动态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正面临着三大负担的考验:养育孩子、失业恐惧和退休准备。这些负担不仅影响着家庭的储蓄行为,更深刻地塑造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轨迹。
2024年,中国汽车购买家庭平均增加了64,000元的储蓄,总储蓄达到288,200元。这笔钱,足够买一辆入门级的电动车。但这些钱,并没有流向股市或基金,而是静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为什么?因为这些家庭,正承受着养育孩子、失业恐惧和退休准备的三大负担。
养育孩子的成本,是中国家庭储蓄的最大原因。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平均需要68万元。这还不包括孩子的日常开销和教育费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养育孩子就像养了一只“吞金兽”,需要不断地投入金钱和精力。
失业的恐惧,是另一个沉重的负担。疫情之后,就业市场突然恶化,许多公司开始裁员。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失业不仅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更意味着生活的不稳定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许多家庭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退休的准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3.2亿,占总人口的22.8%。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退休意味着收入的大幅减少,而养老金的替代率只有45%,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70%。此外,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每年平均达到8600元,年增长率达到12%。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蓄,一场大病就可能耗尽一生的积蓄。
这三大负担,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家庭的财务行为。许多家庭虽然有储蓄,但并没有真正用于投资或消费,而是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储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影响经济的发展。
对于汽车市场来说,这三大负担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许多家庭因为负担沉重,减少了对汽车的消费;另一方面,一些家庭为了应对这些负担,开始转向节能车、越野车和二手车市场。这些市场的发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面对这三大负担,汽车制造商应该如何应对?首先,他们需要加强高端战略,吸引那些储蓄较多的消费者。根据报告,购买高端品牌的消费者平均储蓄超过60万元,购买高端德国品牌的消费者平均储蓄接近45万元。这些消费者,将成为汽车制造商争夺的重点。
其次,汽车制造商需要关注那些受三大负担影响较大的市场,如中年市场和老年市场。这些市场虽然面临压力,但也在快速增长。例如,2024年,中年市场的销售额接近12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54%;老年市场的销售额接近3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12%。
最后,汽车制造商需要关注那些受三大负担影响较大的车型,如节能车、越野车和二手车。这些车型,正在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例如,2024年,中国的二手车销售量接近2000万辆;如果考虑到非正式转让的车辆,如家庭内部的转让,二手车的流通量可能会更大。
总之,虽然三大负担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汽车制造商需要抓住这些机遇,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Big 3 Burdens” Exacerbate Chinese Car Market Involution: Insights on Household Savings of Chinese Car Buyers (2025)》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