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新能源行业25H1财务报告总结-逆变器持续增长_风电排产高增_光伏主链分化、辅链持续承压中》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各细分板块的财务表现和市场动态,涵盖了光伏、风电等多个领域,并对逆变器、支架、电池等关键环节的营收和利润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板块分化明显,风电表现亮眼,而光伏板块则面临主链分化和辅链承压的挑战,其中包含了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重点公司的推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投资者理解新能源行业现状和未来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能源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明显的分化,风电板块表现亮眼,而光伏板块则面临较大挑战。整体来看,新能源板块实现收入7297亿元,同比减少3%,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减少46%。光伏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6%,而风电板块收入同比下降32%,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20%。
逆变器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达到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欧洲户储需求的逐步恢复以及新兴市场的旺盛需求。相比之下,光伏主链辅链持续承压,尤其是组件环节,价格整体进入底部区间,行业反内卷和产能整合推进下,终端价格有望见底修复。
风电板块的排产高增和毛利率改善,特别是在2025年第二季度,风电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这一增长主要受136号文影响,5月陆风实现抢装,陆风开工景气度较高,同时海风项目也陆续开工,整体处于景气度较旺的状态。
在新能源板块中,供给侧的变化正在酝酿中,盈利修复空间大。硅料价格在25Q2见底,盈利压力大,但随着行业反内卷进一步推动和产能整合逐步启动,预计硅料厂在25H2有望盈利转正。硅片过剩程度高,行业反内卷推动价格上行,预计25H2及26年随产能整合和反内卷推进,行业盈利有所修复。
户储需求逐步恢复,工商储及大储高增,辅材盈利短期承压,但Q3涨价有望改善。欧洲库存去化完毕,户储需求逐步恢复,东南亚需求持续旺盛,澳洲受补贴驱动需求快速爆发。国内部分省份推出过渡性激励政策对冲强制配储取消影响,国内大储需求持续高增。美国大储25年抢装,26年增速或有放缓;欧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市场大储需求有望持续翻倍增长。
在投资建议方面,重点推荐高景气度方向的逆变器及支架相关企业,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同时,供给侧改革受益、成本优势明显的硅料龙头,如通威股份、协鑫科技等,以及渠道优势强的组件龙头,如隆基绿能、阿特斯等,也是推荐的重点。此外,新技术龙头,如钧达股份、爱旭股份等,也值得关注。
风险方面,竞争加剧、政策变动超预期等因素可能对新能源行业造成影响。光伏主产业链产能扩张充分,供给端过剩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长期价格战可能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若海外贸易壁垒加剧,实行加征关税等政策将影响中国光伏行业增速。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新能源发电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光伏发电受天气和季节影响明显,给电网稳定性带来挑战,若电网无法消纳将限制光伏装机规模增长导致需求端增速下滑。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新能源行业25H1财务报告总结。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