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出行的中国方案》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车路云一体化在中国智慧出行领域的战略地位,分析了其作为自动驾驶技术路径之一,与单车智能相互促进、互补的关系,并指出车路云一体化能有效弥补单车智能在感知、数据、计算方面的不足。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中国选择车路云一体化路线的原因,包括技术层面与基础设施层面的考量,以及未来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重点和潜在的万亿级产业空间。此外,报告提供了政策指引、试点进展和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参考。
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慧出行的中国方案,正逐步展现出其在提升道路交通效率、安全性以及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这一系统通过整合车辆、道路、云计算和通信网络等多元要素,构建起一个高效、智能的交通信息系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业务、管理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相比单车智能,车路云一体化在技术要求上更为宽松,更易于实现。我国选择这一技术路径,主要是由于在车载高端芯片和自动驾驶算法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我国在5G网络基建、智能路侧单元等方面具有优势。此外,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主导作用,为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车路云一体化的推广和实施,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启动了车路云一体化城市试点工作,首批9个试点联合体已经确定,20个试点城市名录发布,这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有助于探索出一套可跨域使用、可规模化复制、可商业化落地的城市解决方案,加速车路云一体化的全国普及。
在建设重点上,报告强调了提升智能路侧基础设施覆盖率和车载终端装配率的重要性。路侧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通信设备、感知设备和计算设备的部署,将为车辆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提升道路安全和效率。车载终端的装配,则能够使车辆更好地与路侧、云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智能驾驶功能。
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将突破2.5万亿元,其中路侧产值可达4174亿元,2026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这一预测充分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投资价值。
在产业链方面,报告建议关注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整体方案集成商和领先的终端、模组、MEC提供商。这些企业在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将直接影响到车路云一体化的效果和普及速度。
然而,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地方政府推进的速度、场景需求和商业化的实现程度,都可能影响到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此外,报告中提到的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虽然提供了一些参考信息,但并不代表研究团队对这些公司或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总的来说,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我国智慧出行的重要解决方案,其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空间巨大。随着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有望在提升道路交通效率、安全性,以及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确保车路云一体化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出行的中国方案》。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