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华为中国信通院】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


近日,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布了《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云计算快速发展背景下,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式面临的新态势、新理念、实施参考和发展建议,旨在提升云服务客户的责任共担意识,促进云服务客户、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在责任共担中充分识别自身定位、发挥作用价值,协同推动云安全工作高质量开展。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云安全责任共担四大基本原则,还给出了实施参考和多场景下的应用案例,为云安全责任共担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和建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应对这一挑战。

首先,报告明确指出,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式已成为行业共识。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云计算的运营方与使用方分离,数据保管权与所有权分离,这使得云安全工作无法仅由某一方承担。报告提出的云安全责任共担2.0体系,旨在提升云服务客户的责任共担意识,促进云服务客户、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在责任共担中充分识别自身定位、发挥作用价值,协同推动云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的四大基本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的一致性原则强调了云服务客户、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的共同目标是保证云服务客户云上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责任合理性原则要求各主体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上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安全责任。优势最大化原则鼓励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在责任合理性前提和云服务客户授权下,最大化释放技术优势价值。协作透明性原则则要求建立透明、及时的信息传递和联动响应机制。

在云计算的服务类型和服务模式方面,报告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云服务类型包括基础设施能力类云服务、平台能力类云服务、应用能力类云服务、云安全服务和云运维运营服务。不同的云服务类型对云安全责任范围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例如,基础设施能力类云服务、平台能力类云服务、应用能力类云服务是资源类云服务,而云安全服务和云运维运营服务则是保障类云服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如云服务模式、云软件交付模式、云软件交付+服务托管模式,也会影响云服务商和云服务客户间的安全责任划分。

报告还提出了云安全责任共担的三大关键环节:云服务商与云服务客户责任共担,实现云平台的安全建设与使用;云安全厂商与云服务客户责任共担,夯实云环境的安全防护体系;云安全责任共担各主体建立信息传递机制。这些环节的实施,对于保障云上业务和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云安全责任共担实施参考方面,报告建议云服务商提升云平台自身安全性,云服务客户增强云平台安全使用能力,共筑云上持续安全防护体系。云服务客户应合理选择并安全配置云平台,正确使用并及时维护云服务,建设成熟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持续的安全运维运营体系,不断提升自身安全能力。

报告还对云安全责任共担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完善保险机制、促进云服务商与产业多主体生态圈建设等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动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应对云安全问题。报告中的观点和建议,对于云服务客户、云服务商、云安全厂商等各方在云安全责任共担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云上业务和数据的安全,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健康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华为中国信通院】2024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