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招商银行】汽车出海专题-中国汽车全球化-从出口到出海


招商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国汽车全球化:从“出口”到“出海”》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传统的整车出口模式向全面出海模式的转变,并探讨了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格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机遇。报告中指出,中国汽车正从“走出去”到“走上去”转变,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并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市场分析以及风险提示,对于理解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汽车全球化:从“出口”到“出海”的转型之路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引人注目。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简单的“出口”阶段,迈向了更为复杂的“出海”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意味着数量的增加,更是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质的飞跃。
“质价比”和“新品类”是中国车企海外市场突破的关键。在燃油车领域,中国车企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取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中国车企作为技术引领者,实现量利突破。这种策略与丰田全球化的路径相似,丰田通过“性价比”和“新技术”实现了全球化布局。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也得益于这一战略的实施。
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全球主要的30个汽车消费国家/地区,这些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从易到难,中国车企进入海外市场的顺序是俄罗斯&澳新、东南亚/拉美、中东&南非、西欧、日韩&北美。这一顺序反映了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格局和战略布局。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从“整车出口”到“价值链全面出海”成为必然趋势。产能出海是中国车企应对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催生出海新模式。整车与零部件的协同效应,以及中资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金融服务,都在助力车企全球化布局。
然而,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之路并非没有挑战。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汇率及运力价格波动、海外竞争加剧、海外认证标准以及反洗钱/制裁合规风险,都是中国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风险提示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保持警惕,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中国汽车正从“走出去”到“走上去”转变。2021年后,中国汽车进入出口“高光期”,2023年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内需市场存量博弈、国际车企收缩版图以及中国汽车产品力和品牌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升级和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将驱动中国汽车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转变。
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车企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奇瑞汽车连续21年位居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榜首,通过贸易出海、布局新兴市场、实施全球化经营等策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化汽车品牌。上汽集团则通过品牌收并购实现成功出海,MG品牌出口占集团整体出口比例超60%,成为上汽出海的主力品牌。
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在全球市场上,中国车企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全球布局,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中国车企也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招商银行研究院发布的《汽车出海专题——中国汽车全球化:从“出口”到“出海”》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招商银行】汽车出海专题-中国汽车全球化-从出口到出海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