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近日发布了《2025年A股展望-鲲鹏击浪从兹始》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以来中国政策基调的变化及其对A股市场的深远影响,展望了未来几年A股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科技、制造等行业的深入见解。报告中不仅详细梳理了政策动向,还对资本市场改革、资金流向、行业前景等关键领域进行了全面剖析,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独到的视角。在这份报告中,海通国际的专业分析师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包括对A股市场情绪、资金配置、政策支持的科技和制造业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对于理解中国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鲲鹏击浪从兹始——2025年A股展望》这份报告中,海通国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2025年A股市场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政策基调明显转向,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聚焦于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直击市场关注点。从财政政策到货币政策,从地产市场到资本市场,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报告中提到,政策方向的转变带来了市场信心的明显提振。周换手率的显著上升和融资交易资金的大幅流入,显示出市场情绪的修复。尤其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政策体系聚焦于监管推动,这与以往的发展健全、发展建设开放的主旋律有所不同,显示出监管层对市场稳定性的高度重视。
从更长周期的视角看,A股情绪仍处在历史中低位置。当前A股风险溢价率为3.4%,处于2005年以来从高到低22%分位,而A股股债收益比为1.04,处于2%分位。这意味着,尽管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但与历史高位相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资金层面的变化也值得关注。2022年以来,即使在行情偏弱的背景下,偏股基金份额不降反升,显示出市场对A股的长期信心。特别是被动型基金成为保持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本轮行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长线机构资金的力量正在壮大。2024年第二季度,险资权益投资规模达到3.8万亿元,相比上一季度增长约3000亿元。保险、公募和外资三者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重接近三分之一,这一比例的上升,不仅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市场结构的逐渐成熟。
政策端的引导和国际对比分析也显示出我国公募基金及保险仍有较大的入市空间。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而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占GDP的比重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点,对于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科技板块和中高端制造业的前景。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科技板块业绩更优,预计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将分别达到30%/35%、20%/30%和-5%/15%。而家电、汽车、机械等中高端制造业,由于供给占优、外需有韧性,未来景气度有望延续。
特别是在数字基建、信创和半导体领域,政策的支持将带来加速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5%,这一增速预示着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
AI应用的提速,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报告中的预测,24-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预计为50%,这一数据令人瞩目。
从需求角度来看,新兴国家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上升,这为中国出口增添了新的增量。特别是在东盟等新兴国家,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这一点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给角度,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竞争力强,拥有集群优势、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积累。这一点在新能源车、船舶等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家电、汽车等产业受中美关系扰动偏小,且能通过欧盟、东盟等实现对冲,这为景气度的延续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报告还提到了高股息资产的潜力。在“新国九条”等政策强化分红监管的背景下,低利率环境下高性价比的高股息板块或有绝对收益。A股分红率的整体稳步提升,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价值投资选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海通国际发布的《鲲鹏击浪从兹始——2025年A股展望》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