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家战略咨询公司理特咨询(Arthur D. Little)发布了《2024年汽车出行未来展望》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CASE模式(即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电动化)在现实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报告通过对25个国家超过16,000名用户的调研分析,揭示了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在出行服务、自动驾驶技术信任度、新能源动力系统接受度以及数字化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报告中包含了对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和战略建议,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指导。
汽车出行的未来:CASE模式的现实挑战与转型路径
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CASE模式——即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和电动化——曾被看作是未来出行的终极形态。然而,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实际反馈,这一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现实挑战。全球用户调查显示,人们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并未显著提升,共享出行服务的普及也未达到预期,而电动化转型虽然取得了进展,但全球进展并不均衡。
私家车出行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在新兴经济体中,私家车的需求依旧旺盛,这导致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心进一步向这些地区转移。在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均GDP的提高直接推动了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调查显示,全球用户认为在未来十年内,拥有自己的车辆的重要性将与今天一样,甚至更为重要。这一趋势由经济增长、生活条件和出行需求的变化以及汽车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最经济或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三大因素驱动。
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但全球进展不均衡。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已经突破50%,而在欧洲和美国,这一比例仍然较低。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不同期待,中国市场的60%以上需求可以通过500公里的续航里程来满足,而欧洲和美国市场需要更长的续航里程。尽管如此,电动汽车的总拥有成本(TCO)优势在许多地区和使用模式下已经显现,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TCO优势认识不足。
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收入差异。高收入、尤其是城市高收入的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技术最为积极。然而,安全性是所有收入和地区的受访者对于自动驾驶的主要担忧因素。用户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担忧,主要反映了L4/L5级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以及新闻和社交媒体中缺乏正面的用户体验报道。
共享出行服务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尽管分时租赁服务在增长,但其在全球共享出行市场中的份额仅为3%。由于利用率低和驾驶员成本高,运营商在商业模式上面临挑战,整车厂也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相反,通过数字应用程序提供的网约车增长最快,使用最为频繁。
数字化对汽车销售模式的影响日益显著。搜索和配置阶段逐渐转移到线上,而许多OEM通过其网站直接向零售客户销售一小部分车型。然而,顾客对个人关注的强烈偏好限制了数字工具在销售漏斗顶部的使用。全球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线完成交易,而这项指标的地区差异非常显著。
整车厂(OEM)必须迎合电动车(BEV)车主/意向购买者和内燃机(ICE)忠实用户的不同态度。电动化将继续推进,但全球进展不会是线性的。制造商需要明智地选择目标市场和用户,以避免浪费资源和失去销售机会。在许多市场,辅助驾驶技术很受欢迎,但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安全担忧阻碍了L3以上技术的采用。OEM应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其产品,并专注于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的自动化技术。
用户对销售数字化的接受度日益提高,但在用户旅程的关键节点(如试驾)仍需与实体销售点有效结合。无论这些销售点是由整车厂(OEM)还是独立零售商运营提供,对买家而言并无差别,关键在于保障优质的服务和互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理特咨询发布的《2024年汽车出行未来展望》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