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近日发布了《2024年新型工业控制蓝皮书》。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工业控制领域的变革,分析了新型工业控制架构的核心特征、关键技术及演进趋势,并梳理了其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模式和核心价值。报告内容丰富,为工业控制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对推动新型工业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型工业控制:工业4.0的加速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工业控制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型工业控制技术,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正以软硬解耦、开放互联、融合智能为核心特征,引领着工业4.0的浪潮。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型工业控制的内涵、技术体系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价值,揭示其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目标实现中的关键作用。
工业控制技术的演进,从机械化时代的装置控制,到电气化时代的继电器控制,再到自动化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直至信息化时代的智能控制,一直是工业代际演进的内在驱动力。当前,工业控制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功能单一专用走向算网控融合,这一变革的核心正是新型工业控制技术。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2024年新型工业控制蓝皮书总结,新型工业控制架构以软硬件解耦、开放互联、融合智能为特征,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
新型工业控制技术体系清晰,涵盖了工业控制网络连接、工业控制互操作、工业控制编译组态、工业智能控制、工业控制安全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开放协同、互联互通、融合承载、全面智能、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模式,提升了工业生产的灵活性与效率,确保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工业无线技术的发展,包括工业5G、工业Wi-Fi和星闪技术,为设备间短程、低速率信息交互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在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控制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线的柔性化水平。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通过利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产线柔性化水平、降低了制造成本。具体成效包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产线柔性化效率0.05%,增产70余台车,增值约2940万;PLC数量减少70%;降低因网络问题引发的停线时间,每年停线时间减少约70.5分钟。
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新型工业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巨大价值。这一行业面临产品更迭迅速、数据利用和智能应用水平有待提升以及新技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保障能力需加强等痛点。新型工业控制技术通过提供更柔性的生产模式、提升数据利用效率以及增强新技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助力电子设备制造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全球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新型工业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革新了传统生产模式,还显著提升了行业的智能化与效率水平。例如,智能动态优化控制系统和零手动操作系统等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在多个石油和化工企业的300多套装置上成功应用,关键被控参数控制性能提高30%以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70%以上,减员50%以上,能耗降低2%以上,物耗降低1.5%以上,提高产品产量2%以上,提高产品优等率10%以上。
新能源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新型工业控制技术的应用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空间。例如,在动力电池生产中,通过引入算网控一体化网关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软硬一体化PLC控制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组装中面临的问题。这一创新设计不仅简化了系统架构,减少了设备数量与布线复杂度,更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成本实现了约50%的大幅降低。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控制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着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柔性化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入,新型工业控制将成为工业4.0时代的重要支撑,为全球工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2024年新型工业控制蓝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很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