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这份报告全面介绍了2023年以来中国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矿产资源政策法规新变化、管理新举措和科技创新新动态,同时展示了“一带一路”国际地质矿产合作的新成果。报告中不仅涵盖了中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勘查最新数据,还详细介绍了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和改革进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行业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为国内外关心和支持自然资源事业的人士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资源勘探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揭示了我国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份报告不仅记录了过去一年的重要发现和政策变化,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环境更加友好的未来。
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的发现,显示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别是在能源矿产方面,煤炭储量较2022年底增长了5.6%,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1.2%和2.6%,这些数据的增长表明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2023年的投资达到了1138.2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2.7%,显示出国家对资源勘探的重视。特别是油气勘查在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等大型含油气盆地获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并通过示范工程推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2023年,中央财政投入了3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
绿色矿山建设也是报告中的一个亮点。我国已经建成了1074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并且计划到2028年底,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和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这些绿色矿山的建设,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科技创新在矿产资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报告中提到,我国在基础地质理论、区域成矿找矿理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这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不仅推动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持续推进《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工作,以规范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加强稀土管理,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这些法规的完善,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际合作也是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积极与主要能源资源国家和国际组织保持联系,推进地质矿产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多双边友好合作关系。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新进展和新举措。这些进展不仅关乎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更关乎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报告中的数据和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窗口。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